(一) 发展概况
天津市农业生产工具、机械的制造在近代开始有较大的发展。1860年,河北省交河县铸铁艺人秦玉清在天津三条石定居下来,开设了第一家私人作坊“秦记铁铺”,生产农具和铁锅,产品畅销,生意兴隆。吸引了又一批交河县和其他地区的铸铁艺人到三条石聚居,开设店铺,由铁铺向工厂化过渡。之后,三条石机器、铸造工厂林立,生产农具、榨油机、弹花机、织布机、提花机等,为农业及各行业提供产品和修配服务。因此,当时的三条石被誉为华北民间工业的“发祥地”和“摇篮”。
日本侵华期间,日本在天津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工厂,其中包括规模较大的华北机械工厂株式会社、华北地区自动车株式会社(这两个工厂即为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农机工业的重点企业天津动力机厂和天津拖拉机厂)。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原日、伪的工厂企业,有的以国营名义纳入官僚资本,有的被拆除或拍卖。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农机工业发展步伐加快。1950年,天津汽车制配厂试制成4缸15马力、4缸45马力汽油机,1951年实现批量生产,为农田水利提供动力机械。1951年,天津机器厂用7个月时间试制成4 146型80马力柴油机,同年12月参加在印度加尔各答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展出,其制成速度和产品质量赢得国际工业人士的赞誉。1954年1月又试制成功6 146型120马力柴油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共生产大马力柴油机2 004台、17万马力,供应国家重点建设。1954年,天津机械厂(1956年更名为拖拉机制造厂)开始试制拖拉机,生产仿苏37马力轮式中耕拖拉机,成为我国第一批国产中马力轮式拖拉机的诞生地。1958年4月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铁牛-40轮式拖拉机。1959年2月,天津市农业机械工业局成立,下辖64个农机企业,其中影响较大的企业有天津拖拉机厂、天津机械厂、天津内燃机厂、天津动力机厂4大厂家,其产品有柴油机、拖拉机、水泵、圆盘耙等,行销全国各地。1962年,天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成立,推动了天津农业机械的研究和开发。1963年,天津市农业机械工业局与天津市第一机械工业局合并,同时设立农业机械工业公司。1965年天津市东方红拖拉机制造厂建立,1966年试制成功东方红-20拖拉机。1971年,在天津市北郊区宜兴埠建立了红卫农机厂生产手扶拖拉机,1972年生产天津-12手扶拖拉机250台。此期间,天津各郊县的拖拉机大修厂、农业机械厂先后建立,为东方红-20拖拉机配套了犁、耙、播种等各种农具,并生产了水泵、脱粒机等多种小型农业机械。
天津市郊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大部分是在拖拉机站或农业机械修理车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立初期,厂房和设备都十分简陋。1973年,各郊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归口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管理,按农林部和农业机械部提出的修理、修旧、配件生产三条线的要求,对郊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的建设重新进行了规划,市财政每年拨款200万元基建专款,自1974—1979年,共投入郊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基建款1 040.98万元,郊县12个农业机械修造厂的三条线建设已初具规模,其配件生产列入市计划,每年由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排产、供料,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包销。在这个时期,对农业机械修造厂的政策是“又修又造,以修为主”、“微利保本,亏损补贴”、“把好处让给农民”。在生产、修理实行计划的前提下,郊县农业机械修造厂产、修两旺。据1979年底统计,12个郊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共有职工2 953人,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各种设备748台,固定资产原值1 890.27万元。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 074.09万元,其中修理产值400.46万元,占总产值的37%,是完成修理产值最多的一年。
1980年,市农机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撤销后,蓟县邦均机械厂、蓟县下仓机械厂、宝坻第一农机厂、宝坻县喷雾器厂、武清县第一农机厂、武清县水利机械厂、宁河县水泵厂、静海县面粉机厂等8个厂的供、产、销业务(包括生产调度、技术、质量、安全)归口市农业机械局管理。
进入80年代,天津农机工业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拖拉机生产始终保持全国大中拖拉机市场总量的20%以上,生产能力万台。针对市场需求开发的L系列铁牛-600L、654L先后投放市场,形成强劲销售势头;80系列产品铁牛-800、804型拖拉机通过部级鉴定,填补了我国自行设计该档次轮式拖拉机的空白,小批进入市场后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显示出在较大面积土地上耕作的优势,实现批量出口;液压件产品年销售量在51万件以上,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2%,居国内领先地位。
至1995年,全市农机工业有企业22个,职工18 932人,固定资产总值17.8972亿元,设备总台数8 105台,工业总产值11.1799亿元,其中经委系统有企业3家,职工75 519人,固定资产总值16.95亿元,设备总台数6 556台,工业总产值9.1亿元; 郊县农机工业有企业19家,职工3 413人,固定资产总值为9 432万元,设备总台数为1 549台,工业总产值为2.0799亿元。
全市有十大类32种农机具产品列入机械部计划,其中机动脱粒机、面粉机、铲运机、大拖车、榨油机、水泵等7种产品列入机械部指令性计划。1个厂获市质量管理奖企业称号,7个产品评为市优,4个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2个企业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