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初步发展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初步发展阶段

(一) 初步发展阶段1950—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到1957年的8年中,供销社在全省得到了初步发展。在国家的倡导和扶持下,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农林处设立合作科,接管了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合作行政业务机构及人员,成立省合作总社。1950年5月成立省合作局。同年底在全省8个分区建立合作办事处,在1/3以上的县建立县社(县社筹备处),新建43个基层合作社。
1952年配合土改运动的胜利开展, 普遍发动群众,大抓以农村集镇为中心的建社工作,促使供销社基层社发展到482个,社员发展到106万人,入股金额达243万元,基本上形成了遍布主要农村集镇的供销合作社流通渠道。在1954—1957年的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供销社进一步把工作重点转向农村阵地,在致力于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努力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到1957年底,全省供销社入股的社员发展到195.3万人, 占当时农村人口的18%, 从业人员增加到2.2万人,农村供销网点达到1.2万个,平均190户有1个商业网点,67户有1个商业人员为农民的购销服务,从机构人员上奠定了供销社在农村流通领域的主力军地位。在这一段时期中,供销社围绕支援工农业生产,为农民生活服务,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开展购销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❶改进购销服务质量。收购农副产品,推行合同制,对棉、麻、绒毛预付定金;推广棉花分摘、分晒、分轧、分存技术和沤麻、制麻的先进经验;扩大土特产收购品种,由20—30种扩大到200种;生产资料扩大耕畜、车辆、肥料、新式步犁、新式收播农具的供应(1956年供应新式畜力农具17万台); 生活资料供应实行送货上山下乡到工地,开办农忙夜市,方便群众购买。由于政策正确,措施得力,使购销业务迅速发展。到1957年,农副产品收购总值达6 070万元,比1952年增加3.8倍。对农村供应生产资料价值2 600万元, 比1952年增加19倍。对农村生活资料供应总值1.48亿元, 比1952年增加8.8倍。在促进农村市场繁荣的基础上,供销社还创利润1 540万元,交纳税金850万元, 自有流动资金增加到3 910万元,分别比1953年增长2.3倍、4.2倍和2.6倍;
❷促进对农村手工业和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底,供销社通过加工订货方式引导农村手工业新建立了30个手工业街道合作社,5个供销街道合作社,750个合作生产小组。组织改造农村私营商业户2万人,其中:公私合营占3.2%,合作商店占62.6%, 合作小组占17.7%, 经营代销 占10.8%,转为供销社职工的占5.7%。农村私商组织起来以后, 1956年每人的营业额比1955年增加了60%以上, 1957年又比上年增加了13%。但在当时批判“甘肃落后论”的“左”倾思想影响下,对私商改造过急,工作过粗,特别是对本省私商兼营农业的特点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农商分家”。盲目动员转业,致使农村商贩一再减少, 由原有的49 887人减少到36 900人,再减少到23 123人,对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繁荣农村市场带来了不良后果。

☚ 一、农村合作商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 曲折徘徊阶段 ☛
000199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