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创建普及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创建普及阶段

(一)创建普及阶段1951—1956年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简称:省人行)根据全国第一次农村金融会议提出的“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方针和广泛开展信用合作工作的指示,于5月配合闽侯县甘蔗镇供销合作社,由该社拨资金试办甘蔗镇供销社信用部;7月德化县以农业生产互助组为基础,试办小型的农村信用组;8月省人行组织农村工作队在福州郊区新店乡直接组织农村信用社。在多点多种形式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1952年全省各地都先后开始试点。1953年为使信用合作组织能更健康地发展,省人行制定了《信用社章程(草案)》、省政府颁布《福建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并规定县人行为办理信用社登记的主管机关。这些为下一步农村信用合作发展准备了良好条件。
1954年3月,全国农村信用合作座谈会就信用社性质、任务、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规划和基本政策作了明确规定。福建省人行根据这次会议提出的发展信用合作要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制定出当年全省发展信用社1 200个的规划,并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发展信用社。4月第二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特别指出:“信用合作需要最急,又具备着迅速大量发展的条件,但发展较差,故需多加一把力,积极而又迅速地发展。”8月全国分行行长会议总结时,指出“积极的大量的发展信用合作组织,是当前信用合作工作的主要任务。”省人行据此基调,把当年发展信用社规划改为4 200个。并于10月24日在《福建日报》发表了《积极、迅速、大量地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专论,提出要采取“边宣传、边收股、边建立、边开展业务”和“训练一批、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的工作方法,从而把全省农村建立信用社推向高潮。1954年,全省共新建信用社5 271个,为1953年的70倍,76%的乡有了信用合作组织。
1954年组建的农村信用社,由于时间短促,工作较粗,也带来了业务开展慢,组织不巩固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省人行决定,1955年除尚未建立信用社的地区可继续建社外,对已建立的信用社转入以整顿巩固为主。经过半年的整顿,全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得到巩固,群众称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小银行”和“救急社”。到1955年底,全省农村信用社7 236个,参加社员达217.4万人,建社乡数占总乡数的95%,于1956年提前一年达到中央规定的乡乡有信用社的要求,并宣布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农村信用合作化。1956年底,随着并乡农村信用社调整为4330个,参加社员达371.2万人, 工作人员达10169人, 股金达5949万元, 存款余额3344万元, 贷款余额4212万元。

☚ 二、农村信用合作   (二)曲折前进阶段 ☛
000083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