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分时期分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分时期分析

(一)分时期分析

“一五”时期:单位耕地面积的种植业比较稳定,保持在12.39元/亩上下,而粮食平均亩产量却呈现下降趋势,1953年为87公斤/亩,而1957年仅为67公斤/亩。
“二五”时期:单位耕地面积的种植业产值比“一五”略有提高,从“一五”时期的12.39元/亩,提高到“二五”时期的14.44元/亩,提高了16.55%,但各年度之间却相差不大;而粮食平均亩产量仍然呈下降趋势,由“一五”时期的79.6公斤/亩,下降到77.0公斤/亩,下降了3.37%。
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单位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逐年递增,粮食平均亩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前者年平均值达到17.89元/亩,后者年平均值达到83.7公斤/亩。
“三五”时期:单位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在各年间有所波动,但总趋势是增加的;粮食平均亩产量也是如此;1970年,前者达到30.40元/亩,后者达到124公斤/亩。
“四五”时期:单位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和粮食平均亩产量除了1972年以外呈上升趋势;前者年平均值为37.85元/亩,后者为132.8公斤/亩。
“五五”时期:单位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逐年上升,粮食平均亩产量开始上升,达到1978年的169公斤/亩后,又转入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
“六五”时期:两项指标的最大值均发生在1984年,即前者为113.94元/亩,后者为311公斤/亩。这年吉林省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大丰收。
“七五”时期:除了1989年外,两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单位耕地面积种值业产值的平均值为161.60元/亩,粮食平均亩产量的平均值为314公斤/亩。

☚ 一、土地生产率分析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 ☛

(一)分时期分析

(一)分时期分析

“一五”时期: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最小的年份是1955年,其数值为435元/劳,最大值的年份是1956年,其数值为549元/劳,呈现波动性变化;劳均生产粮食最大值为2 298公斤,发生在1953年,最小值为1 835公斤,发生在1957年,5年内呈下降趋势;劳均生产油料5年间呈波动性变化。三项指标的平均值比1949年均有所增加。
“二五”时期: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最小值为506元/劳,出现在1958年,最大值出现在1961年,为628

表8-4-3 各时期劳动生产率计算表

时 期年度劳均创造
农业总产值
(元/劳)
劳均生产粮食
(公斤/劳)
劳均生产油料
(公斤/劳)
一五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513
511
435
552
549
2 298
2 186
2 230
2 031
1 835
8.9
14.5
10.3
11.4
10.3
平 均5122 11611.1
二五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506
588
549
628
529
2 165
2 645
1 680
1 681
1 614
28.3
24.3
9.3
4.4
3.9
平 均5611 63414.0
1963—19651963
1964
1965
621
606
622
1 940
1 760
1 839
6.1
7.0
6.2
平 均6171 8466.4
三五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808
795
739
612
780
2 129
2 132
1 978
1 541
2 144
6.0
5.8
5.5
4.6
3.8
平 均7471 9855.1
时期年度劳均创造
农业总产值
(元/劳)
劳均生产粮食
(公斤/劳)
劳均生产油料
(公斤/劳)
四五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787
799
968
1 174
1 121
2 043
1 707
2 403
2 692
2 881
6.5
10.6
18.9
24.4
27.6
平 均9702 34517.6
五五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 038
1 057
1 282
1 434
1 544
2 517
2 465
3 105
3 084
2 795
32.5
36.8
41.7
48.5
86.5
平 均1 2712 79349.2
六五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 796
1 861
2 031
2 361
2 149
2 911
3 069
3 844
4 337
3 065
108.9
89.9
102.0
158.6
121.0
平 均2 0403 445116.1
七五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2 298
2 717
2 876
2 589
3 494
3 263
3 768
3 456
2 615
3 781
90.7
79.3
72.3
67.3
86.4
平 均2 7953 37779.2
元/劳,总趋势呈现增加,但波动性较大;劳均生产粮食最大值为2 648公斤,发生在1959年,总趋势呈现下降;劳均生产油料最大值为28.3公斤,总趋势呈现下降。与“一五”对比,除了劳均生产粮食有所下降外,其它两项指标均有所提高。
1963—1965年3年调整时期: 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呈“凹”形变化,但平均值比“二五”有所提高,为561元/劳;劳均生产粮食也呈“凹”形变化,其平均值为1 846公斤/劳,比“二五”大,但仍然比“一五”小;劳均生产油料则呈“凸”形变化,其平均值(6.4公斤劳)低于“二五”,也低于“一五”,但比1949年有所提高。
“三五”时期: 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和劳均生产粮食均呈“凹”形变化,但最低点居后,是1969年(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为612元/劳,劳均生产粮食为1 541公斤/劳,1970年两个指标剧增,分别达到780元/劳和2 144公斤/劳,而劳均生产油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平均值为5.1公斤/劳,在各个时期平均值对比中处于最低水平,其中的1969年、1970年分别比1949年的4.8公斤/劳还要低0.2公斤/劳、1公斤/劳。
“四五”时期: 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1975年比1974年略有下降;劳均生产粮食除1972年骤减到1 707公斤/劳外,其它各年逐年增加,1975年达到2 881公斤/劳;劳均生产油料呈稳定上升趋势,其5年平均值17.6公斤/劳,均高于前几个时期。
“五五”时期: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和劳均生产油料均呈稳定上升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 271元/劳、49.2公斤/劳;劳均粮食产量则呈“凸”形变化,最大值发生在1978年,为3 105公斤/劳。
“六五”时期:前4年,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和劳均生产粮食都呈稳定增加趋势,特别是1984年,劳均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即4 337公斤/劳,而1985年则锐减到3 065公斤/劳;劳均生产油料则呈现波动性,但1984年的劳均生产油料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158.6公斤/劳;三项指标的平均值比“五五”均有所增加。
“七五”时期: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和劳均生产粮食均呈波动性变化;劳均生产油料呈“凹”形变化;1990年各项指标数比1989年均有较大变化,1990年的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3494元/劳。
☚ 二、劳动生产率分析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 ☛

(一)分时期分析

(一)分时期分析

“六五”时期:物质消耗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在5年中呈“凹”形变化,最小值为30.6%,其对应的年度为1983年;每百元投入获农业净产值呈“凸”形变化,最大值为226.6元/百元,其对应的年度也为1983年。这说明在“六五”时期,资金生产率最好的年份是1983年。
“七五”时期:从物质消耗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来看,1986—1987年呈下降;1987—1989年呈上升;1989—1990年呈下降。而每百元投入获农业净产值则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最大值发生在1987年,其值为199.0元/百元。

表8-4-5 投入产出与资金、生产率计算表

时期年度产出投入分析资金生产率分析
(差值)
农业净产值
(亿元)
(比值)
产出投入比
(元/元)
物质消耗占农业
总值比比重
(%)
每百元投入(物质消
耗)获农业净产值
(元/百元)
(对照)197823.52.64∶137.9163.7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33.0
36.2
54.2
60.1
55.8
2.38∶1
2.49∶1
3.26∶1
3.08∶1
2.85∶1
42.0
40.2
30.6
32.5
35.1
138.1
149.0
226.0
208.1
185.2
平 均47.92.81∶136.1181.4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62.9
80.4
91.2
81.4
125.5
2.77∶1
2.99∶1
2.84∶1
2.55∶1
2.97∶1
36.1
33.4
35.3
39.2
33.6
177.3
199.0
183.6
155.3
197.3
平 均88.32.82∶135.5182.5
☚ 三、资金生产率分析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 ☛

(一)分时期分析

(一)分时期分析

“六五”时期: 从农业净产值来看,最高年份为1984年,其值为60.1亿元,最低年份为1981年,其值为33.0亿元;整个趋势呈“凸”形。从产出投入比来看,最高年份是1983年,其值是3.26:1(即每投入1元,可获产值3.26元);最低年份是1981年,其值是2.38:1;整个趋势也呈“凸”形。
“七五”时期:从农业净产值来看,最高年份是1990年,达125.5亿元;最低年份是1986年,为62.9亿元;整个趋势是:“增加—减少—增加”。从产出投入比来看,最大比值是1987年,其产出投入比为2.99:1;最小比值1989年,其投入产出比为2.55:1;整个趋势也是“增加—减少—增加”。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六五”时期的投入产出状况比较稳定;“七五”时期的投入产出状况波动性较大。

☚ 四、投入产出分析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 ☛
000168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