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药生产
广东化学农药生产,自1958年建成广州农药厂,1958—1966年又建成江门、中山、石岐、汕头农药厂等中型农药企业,同期还发展了一批小型农药企业。到1991年,全省生产农药企业共39家,生产农药品种有乐果、杀虫双、甲胺磷、敌百菊酯、甲基胂酸铁铵、丁草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31种农药,年原药(折纯量,下同)生产能力19 657吨。其中:列为全国重点农药生产厂之 一的广州农药厂,乐果原油年产量3 000吨,丁草胺生产能力1 250吨;省重点农药企业的江门农药厂原药生产能力2 150吨、中山石岐农药厂原药生产能力1 800吨。由于广东农药生产原料大部分从外省购进、个别还需依靠进口,加上农药生产工艺技术落后、新品种数量少,生产出来的农药产品不但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而且现有的生产能力也不能充分发挥。1991年,农药原药的生产量仅13 391吨,占生产能力的68%;生产农药成药约3.5—4万吨,占农业生产需要量6—7万吨的58%;农药品种的自给率约占45%。每年需从外省购进或国外进口成品农药3万吨以上,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