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

(一) 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

1.成为农村经济的坚强支柱。1978年天津市农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5.77亿元,其中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8.9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56.94%。1995年天津市农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089.5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68倍,其中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887.31亿元,增长了87.8倍,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1.44%。在部分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区县和乡镇,乡镇企业的收入已占农村经济总量的9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见表3-6-8。

表3-6-8 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


单位: 亿元、%

年份19781980198519901995
农村社会总
产值
15.7722.8264.98276.981 089.54
乡镇企业总
产值
8.9812.0345.98220.87887.31
占比重(%)56.9452.7270.7679.7481.44

2.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1978年,农村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153元,其中来自乡镇企业的工资收入35.42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23.15 %。1995年,天津农村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 531元,增长了15.5倍; 其中来自乡镇企业的工资收入达到983元,增长了26.7倍;乡镇企业工资收入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8.82% (这个数字不包括乡镇企业上交乡村两级用于再分配的资金和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分红收入)。在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乡村,农民纯收入的80%以上来自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工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见表3-6-9)。乡镇企业职工的工资则从1978年的人均520.6元,增加到1995年的3 720元,增长7.14倍(乡镇企业工资总额和职工人均工资变化见表3-6-10)。

表3-6-9 乡镇企业工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


单位: 元、%

年 份19781980198519901995
农民人均纯
收入(元)
1532785641 0692 531
来自乡镇企
业工资收入
(元)
35.4549.51151.04320.49982.53
占纯收入的
比重
(%)
23.1717.8126.7829.9838.82

表3-6-10 乡镇企业工资总额和职工人均工资

年 份19781980198519901995
乡镇企业
工资总额
(亿元)
1.281.745.6712.6138.93
乡镇企业
职工人数
(人)
245 846301 554718 462887 1941 046 6911
职工平均
工资收入
(元)
520.65777891 4213 720

3.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1978—1995年乡镇企业累计创造利润252亿元,除用于扩大企业再生产外,用于农村各项事业的资金累计达42.54亿元,其中用于支农建农的资金近20亿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4亿多元,用于农村集镇建设6亿多元,用于农村其他各项社会性支出12亿多元。这些资金的投入,改善了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全市农村226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有乡镇企业336个,有务工人员4 631人,创造乡镇企业总收入3.7亿元。乡镇工业的集聚发展,带动了农村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批新型的农村小城镇,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 三、地位与作用   (二) 开辟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 ☛
000108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