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农村改革与产业结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农村改革与产业结构

(一) 农村改革与产业结构

朝阳区农村改革基本内容是:改革三方面的旧体制,调整三方面的权利关系,克服三方面的弊端。
改革三方面的旧体制:一是由原生产队集中统一经营转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由原来的统一工分分配向承包分配转化;三是由原来的集中统一劳动向分散和协作关系的劳动转化。调整三方面的权利关系,克服了三方面的弊端:一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集体所有权不变,以承包形式给了农民经营权;二是真正体现了按劳分配,克服了旧体制“公”与“私”的尖锐对立。旧体制劳动成果归“公”,利益不直接,而承包形式的分配使农民切实感到按劳取酬,并与集体形成直接的利益共同体;三是重新确立了主人翁的地位,克服了旧体制缺乏活力的弊端。
改革开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在农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减少,第二产业的乡镇工业、建筑业有所上升,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八五”期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合理,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收入)结构比为7:62:31,与1990年的14:63:23相比,第一产业下降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8个百分点,促使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体现了城郊型农村经济的特点,提高了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水平。

☚ 二、农村经济发展   (二) 农业生产条件 ☛

(一) 农村改革与产业结构

(一) 农村改革与产业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石景山区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几次重大变革,多次调整经济发展方针,农村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率先迈出改革步伐。1980年开始推行统一经营、专业承包、包干分配、自负盈亏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撤销公社管理委员会,建立石景山乡人民政府。1983年撤销乡人民政府,设立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农业委员会,管理全区农业。区设农工商总公司,农村以原生产大队为基础组建农工商公司。调整经济发展方针,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十业并举,综合经营。1992年走上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石景山区是北京市中心城市的组成部分,这是石景山区农村迅速向城市过渡的重要依据和紧迫任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景山区农村以农业为主,1950年耕地面积3 510公顷,党和政府一直把农业放在重要地位,农业生产不断发展。1956年后,城市建设不断扩展,农村耕地不断减少,到1978年耕地面积减少到1479公顷,12854个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占81.2%,工业占12.8%,第三产业占6.0%。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44.6%,工业建筑业收入占52.2%,第三产业收入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建设迅猛发展,耕地大幅度减少,农村劳动力大批转移,发展第二、三产业,走综合经营的道路。1990年耕地面积减至927公顷,10 668个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占24.4%,第二产业占47.9%,第三产业占27.7%。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农业占12.7%,第二产业占50.5%,第三产业占36.8%。1992年走上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农村进一步走向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1995年,农村耕地仅剩528公顷,9043个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占14.7%,第二产业占44%,第三产业占40.5%。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农业占8.0%,第二产业占29.5%,第三产业占62.5%。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二、三产业构成为12.0%、40.6%、47.4%。石景山区农村由单纯农业经济发展成为第二、三产业占主体的城市化经济。

☚ 二、农村经济发展   (二) 农业生产条件 ☛
000020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