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村卫生组织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村卫生组织建设

(一)农村卫生组织建设

为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1997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合作医疗启动资金100万元。经过努力,到1999年,全省已有116个县、655个乡镇、2 158个行政村开展了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359.6万人,行政村覆盖率达16%。以巩固三级防保网建设为目的,以地州市为单位,全省10%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
据1990年调查,全省127个县级防疫站和妇幼站、1 489个乡(镇)卫生院共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危房达74.3万平方米, 占44.47%,而且设备简陋,人才缺乏,不少乡(镇)卫生院仍靠“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表”这“老三件”诊断疾病,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据此,1991年起,云南开展了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即县防疫站、县妇幼站(所)、乡(镇)卫生院的房屋、设备、人才配套建设。至1999年末的5年中,各级共筹集资金5亿多元,用于排除危房50余万平方米,改建和新扩建房屋42万多平方米;为1000多个卫生院和300多个村卫生室购置医疗设备,使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服务功能也有了较大提高。

☚ 二、医疗事业   (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一)农村卫生组织建设

(一)农村卫生组织建设

由于甘肃84%的人口在农村,以及城乡差别较大,因此,农村卫生始终是甘肃卫生工作的重点。1950年,全省共成立分区卫生科8处,市卫生科1处,自治县卫生科1处,恢复被战乱破坏了的县卫生院36处。1951年,遵照中央“关于健全和发展国家卫生基层组织的决定”,甘肃结合本省实际,首先健全与建立县级以上卫生机构,其次重点发展了区卫生所33处。50年代后期,全省普遍建立了县、区(社)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培训了一大批初级卫生人员。60年代绝大部分生产队建立了卫生机构。70年代,全省有66.3%的生产大队实现了合作医疗, 有“赤脚医生”3 837人,平均每个大队有“赤脚医生”2.57人。1981年底, 全省县、社、队三级防治网共有工作人员58 009人 (包括“赤脚医生”), 其中: 县级卫生机构10 531人,占18.15%; 公社卫生院14 373人, 占24.77%;“赤脚医生”32 560人,占56.12%; 个体开业545人,占9.4%。县社两级拥有床位15 322张,平均农村每千人有医师0.12人, 医疗卫生人员1.3人(不含“赤脚医生”和个体开业者), 床位0.92张。
1981年以后,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但乡村卫生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加上多方面的原因,使村级卫生组织一度出现了组织解体、人员涣散、卫生工作被削弱的现象。乡镇卫生院较高层次的卫技人才外流也很严重,医疗卫生业务受到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卫生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先从“网底”着手,重点抓了乡、村卫生组织的整顿和建设。1987年初卫生厅党组明确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并于同年召开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充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整顿加强乡镇卫生院,巩固发展村级卫生组织的任务目标。主要做法是:

☚ 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   1.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 ☛
000199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