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业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业税

(一)农业税

1949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不久,即颁布了《河南省1949年农业税合理负担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对农业税实行有免征点的全额累进税制,以户为单位,每人平均常年产量不足60公斤者免征,人均常年产量超过60公斤以上者,分13个税级,按累进税率计征,最低税率5%,最高税率40%,并随正税征收15%的地方附加。对当年的新解放区,不具备实行评定常年产量和依率计征办法的,按《河南省新区征粮办法》执行。
1950年河南农业税征收分别实行两种税制。一种是对未土改的地区仍实行1949年省政府颁布的有免征点的全额累进税制;另一种是对已进行土改的地区,实行有免征点的按产量比例税制,即河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4月12日颁布的《河南省1950年土改区农业税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以户为单位每人平均常年产量不足40公斤者免征,对贫苦农民确实无负担能力者,免征点可提高到75公斤,但最多不得超过100公斤,超过免征点部分的常年产量,按17%的税率负担农业税。同时随正税征收15%的地方附加。
1951年全省土地改革完成后,农业税征收实行有免征点的全额累进税制,以户为单位每人常年产量不足50公斤者免征,50公斤以上的划分为20个税级累进计征,最低税率为6%,最高为25%,地方附加为正税的20%。
1952年农业税收继续施行1951年的税制和征管办法,同时为了平衡粮田和棉田的农业税收负担,对植棉比较集中的县市,以乡为单位实行棉田加征的办法。1952年停止征收农业税地方附加。
从1949年到1952年,全省开展大规模的“查田定产”活动。截至1952年底,全省耕地面积已达895.6万公顷,比1949年增加耕地161.1万公顷,增长22%;全省农业税计税产量达到98.6亿公斤,比1949年多25.9亿公斤,增加35.7%。
50年代初期的查田定产,为我省农业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农业税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52年全省征收农业正税140 257.5万公斤,占当年农业实产的13.8%,比1950年的91 916万公斤增加了48 341.5万公斤,增长52.6%,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抗美援朝事业。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农业税征收办法也作了相应的改变。1953年,对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由各社决定,采取以户为单位计征或者按全社的平均税率计征,按正税的7%征收农业税附加。1954年以后,根据各个农业社土地分红和劳动报酬的不同比例,分别采取由各农户负担、社户负担和合作社负担3种办法。1954年按正税的10%征收附加;1955年附加改为11%;1956年附加提高到20%;1957年由于普遍建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取消了土地分红,遂在全省统一实行以合作社为单位计算征收的办法,农业税由合作社交纳,是年,农业税附加降低为15%。“一五”期间,全省共征收农业税正税58.5亿公斤,占农业实产的10%左右。
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原来的农业税制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情况,1958年6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改累进税制为比例税制,规定河南省平均税率为常年产量的15%,并随正税征收15%的附加。1958年全省征收农业税正税16.1亿公斤,占当年农业实际产量的1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61年由于农业连年减产,全省常年产量由1960年的107.1亿公斤调减到85.8亿公斤,平均税率由15%降为7.7%,依率计征税额由16.11亿公斤调减为6.63亿公斤,农业税附加由15%降低到10%,并决定以后增产不增税。“二五”期间全省共征收农业税正税524.5亿公斤,占全省农业实际产量的9.7%。
1964年,农业税地方附加由正税的10%提高到15%,直到1995年未变。1963年到1965年,共征收农业税正税15.7亿公斤,占农业实产量的5.5%。
1962—1976年,农业税负担连续15年稳定未变,而农业生产却有了很大的变化。1977年,全省在保持农业税征收任务不变的原则下,对各地的常年产量进行了全面调整。调整后的常年产量为177亿公斤,比1976年的82亿公斤增加近1倍,相当于1977年实产的79.4%,应征税额7.09亿公斤,同1963年持平。全省平均税率由8.6%降为4.1%,这个常年产量直到1995年未变。1977年全省共征收农业正税6.43亿公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2.9%。
1981年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税征收改为“基数在外,任务到户,结算到户”的征管办法。当年全省征收农业正税5.54亿公斤,占农业实产量的2.1%。
1985年为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税征收由征粮为主改为按倒三七的比例(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超购价)折征代金。当年征收正税22 718万元,比1984年的18 490万元增长4 228万元,增长22.8%。
1987年,农业税主粮单价由每公斤0.414元调增到0.4226元。当年征收农业正税26 875万元,主粮6.5亿公斤,占农业实产量的1.8%。
1988年,农业税主粮单价调增到0.442 4元,1990年调增到0.472 3元,1992年又调增到0.575 3元。1993年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农业税征收实行“实物交纳,货币结算”。实物交纳确定以小麦(信阳地区小麦大米各半)为农业税征收主粮。农业税结算单价以当地粮食部门的合同订购价为准,没有合同订购价的按当地中等粮市价为准。1993年全省征收农业税41059.7万元,平均单价为每公斤0.659元。1994年国家对粮食价格又进行大幅度调整,小麦合同订购价每公斤达到1.06元。
虽然农业税征收任务从1963年以来一直没有增加,但由于粮食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业税收入也不断增加。从1950年到1995年,全省共征收农业税99.42亿元。

☚ 四、农业税收   (二)农业特产税 ☛

(一)农业税

(一)农业税

1950年2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及征收公粮的指示》。4月 16日,财政部召开全国农业税税法会议,着重研究统一农业税税法问题。9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并发布《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为贯彻实施该条例,做好农业税征收和减负工作,省人民政府自1950年10月至1957年底,相继下发了十几个有关农业税问题的文件。按照该条例规定,全省农业税征收以有农业收入的人和法人作为纳税人; 采用全额累进定率税制; 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供给制工作人员家属和老弱、孤寡、残废等特别贫困的,经乡 (村)农业税调查评议委员会评定,报请县 (市)人民政府批准,减免其税额。1958年6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6次会议讨论通过,由毛泽东主席以命令形式公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河北省执行该条例,对原农业税征收办法做了以下改变:
❶将以农户为单位交纳农业税,改为以农业合作社为单位计征和缴纳农业税;
❷废除累进税制,改行比例税制;
❸根据个体经济仍然存在的实际,对个体农民的农业税负担另行加征一成到五成;
❹农业税平均税率为15%,具体税率由上而下逐级因地制宜规定;
❺经济作物的常年产量,由原来按同等粮田计算,改为参照粮食作物的常年产量计算,同时提高经济作物的附加比例。农业税课税主体是: 凡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即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兼营农业的其他合作社,国营农场、地方国营农场和公私合营农场,有农业收入的企业、机关、部队、学校、团体和寺庙,有自留地的合作社社员,个体农民和有农业收入的其他公民。农业税的课税客体是: 粮食作物和薯类作物的收入; 棉花、麻类、烟叶、油料、糖料和其他经济作物收入; 园艺作物的收入; 经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征收农业税的其他收入。1961年6月23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财政部党组《关于调整农业税负担的报告》。从此,农业税正税和地方附加实际税额占农业实际收入的比例,全国平均不超过10%,平均每人负担和每亩负担均比1958年减轻了一半以上,农民转入了新的休养生息阶段。到1982年,长达22年间持续实行稳定负担的政策。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农业税负担相对逐步减轻。
1982年全省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过去由农村集体经济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统一交纳结算农业税的办法,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生产经营形式。鉴此,省财政局于1983年印发冀财农字第12号文件,将农业税征收任务全部落实到农户 (或组),而且在承包合同中单独列出,并建立健全农业税账目卡片和档案。1985年6月17日,省人民政府印发冀政[1985] 86号文件《关于农业税由征粮为主改为折征代金的通知》,从当年起,全省农业税一般不再征收粮食,改为折征代金; 如少数乡村仍需征收粮食,经县人民政府决定,也可暂不实行折征代金的办法,并报省财政厅备案,农业税改为折征现金后,农业税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并在各种农作物收获季节进行预征,年终统一结算。
全省历年农业税征收情况见表10-3-4,1991—1996年农民负担农业税情况见表10-3-5。

表10-3-4 1949—1985年农业税情况


单位: 吨、万元

年份农业
人口
(万人)
计税土
地面积
(万公顷)
受灾土
地面积
(万公顷)
常年产量
(小米、 万吨)
实征正税
(小米、
万吨)
折合
金额
(万元)
平均
税率
(%)
减免税额
(小米、
万吨)
19492 8791139 478     
1950
1951
2 932
2 972
803
823
96
68
610.25
645.25
78.64
92.80
   
1952
1953
1954
1955
3 014
3 073
3 114
3 221
840
842
837
836
139
192
259
146
782.29
777.41
781.56
779.31
107.34
96.30
99.03
110.13
23 673
18 173
20 939
22 850
17.9
16.3
16.7
16.1
12.52
29.65
31.54
14.93

(续)

年份农业
人口
(万人)
计税土
地面积
(万公顷)
受灾土
地面积
(万公顷)
常年产量
(小米、万吨)
实征正税
(小米、
万吨)
折合
金额
(万元)
平均
税率
(%)
减免税额
(小米、
万吨)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3 265
3 307
3 299
3 302
3 298
3 389
3 545
3 612
3 640
3 720
3 815
3 879
3 973
4 074
4 169
4 239
4 281
4 336
4 385
4 419
4 438
862
872
810
803
789
699
682
683
687
689
688
677
677
676
670
683
675
672
640
633
640
336
117
72
115
216
260
320
506
388
270
224
151
171
107
66
133
341
105
83
197
786.71
791.64
906.56
893.69
896.32
632.80
626.92
625.98
628.30
628.42
642.28
627.51
624.65
621.31
627.21
630.99
634.29
632.68
602.12
598.66
606.23
82.40
118.80
127.88
127.23
103.37
45.89
46.07
33.16
45.33
50.71
52.99
48.86
46.98
53.20
57.75
52.82
45.78
53.20
51.11
49.03
41.46
20 274
18 771
22 167
24 683
19 203
10 579
10 818
7 892
10 754
12 049
14 069
13 616
13 050
14 437
16 044
14 712
12 759
14 757
14 306
13 860
11 522
16.1
16
15
15
15
8.4
8.9
8.9
8.9
8.9
8.7
8.6
8.7
8.7
8.6
8.7
8.6
8.6
8.6
8.5
8.5
42.97
8.29
8.07
8.00
31.04
6.88
9.58
23.35
11.19
5.73
3.50
2.44
5.05
1.90
0.89
1.27
6.88
2.83
1.34
2.58
6.4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4 474
4 505
4 516
4 554
4 620
4 688
4 728
4 759
4 790
640
638
639
638
638
635
635
635
633
290
147
106
272
302
169
224
273
257
604.17
602.81
594.12
598.87
599.16
594.43
596.11
595.88
594.75
42.40
48.88
40.21
32.24
39.08
43 .27
46.48
47.80
44.31
11 814
13 627
13 263
10 603
12 901
14 268
15 327
15 768
19 274
8.5
8.5
8.6
8.5
8.5
8.6
8.5
8.5
8.5
8.80
4.04
11.03
19.98
12.11
9.44
5.52
5.44
6.44

表10-3-5 1991—1996年农民 (包括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负担农业税

年份农业税
(万元)
人均负担农
业税 (元)
平均
税率
(%)
农业税
附加
(万元)
人均负担农
业税附加
(元)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21 991
26 061
25 656
45 915
47 125
73 636
4.23
4.98
4.88
8.68
8.88
13.65
8.50
8.49
8.49
8.46
8.48
8.47
3 287
6 596
3 841
6 345
6 513
6 496
0.63
1.25
0.73
1.20
1.23
1.20
☚ 三、农户税收负担   (二)农业特产税 ☛
000248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