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要山脉
浙江山系受华夏系构造控制,主要山脉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大致可分北、中、南平行三组。
1.北支天目山脉。天目山脉是由安徽黄山蜿蜒入浙,是长江、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天目山长约200公里,宽约60公里,千米以上山峰10余座,主峰龙王山,海拔1 587米。山体两侧为低山丘陵、宽谷,高度多在200—400米。天目山向东北延伸为莫干山,海拔718米;向南与白际山、千里岗山、昱岭相接。白际山位于浙皖边境,逶迤数百公里。主峰清凉峰,海拔1 787米,是浙西最高峰。千里岗山由赣东北怀玉山脉延伸入境,主峰磨心尖,海拔1 522米。龙门山界于富春江与浦阳江之间,高度多在500—800米,主峰大头湾山,海拔1 246米。
2. 中支仙霞岭山脉。仙霞岭山脉是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延伸入浙,是钱塘江水系与瓯江水系的分水岭。山势高峻,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主峰九龙山,海拔1 724米。仙霞岭山脉向东北延续为大盘山和天台山脉,一般海拔500—1 000米。大盘山是钱塘江、椒江和瓯江部分支流的发源地和分水岭,主峰海拔1 245米; 天台山脉是灵江、曹娥江和甬江的分水岭,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华顶山,海拔1 094米。天台山向东延伸入海为舟山群岛。天台山支脉四明山和会稽山向北或东北方向伸展,分别是曹娥江与甬江、浦阳江与曹娥江的分水岭。四明山海拔600—800米,主峰海拔1 017米。会稽山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主峰东白山,海拔1 195米。
3. 南支洞宫山脉、雁荡山脉和括苍山脉。洞宫山山脉海拔1 000—1 500米,主峰黄茅尖,海拔1 929米。雁荡山以瓯江为界,分南、北雁荡山两个山组,海拔大多在千米以下,岩体节理发育,形成独具风格的地貌景观,是全国著名风景区。北雁荡山主峰百岗尖,海拔1 057米;南雁荡山主峰九峰尖,海拔1 237米。括苍山山势磅礴,主峰大洋山,海拔1 500米。
这三大基本平行的山脉组成全省地貌分布骨架,西部和西南部地势高亢,多为千米以上的山峰盘结,东、西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八大水系导源于浙皖边界和浙西山地,除东苕溪、西苕溪之外,其他水系均独流入海;中部丘陵盆地错落分布;东部和东北部河口地带,河流及外海携带的泥沙淤积形成滩涂平原,沿海一带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其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