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1949年以前的农田水利状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1949年以前的农田水利状况

(一) 1949年以前的农田水利状况

洪、涝、旱、碱是天津农业的主要灾害。据史籍载,明万历二十年(1591年)至天津解放(1949年),天津发生较大洪水43次。天津近500年旱灾为130年,占25.6%,涝灾170年,占33.6%。据史料载1470—1949年间,Ⅰ级洪涝年有53年,在这些年里“春夏大雨,溺死人畜无数”,“夏秋大雨,禾苗涌流”、“陆地行舟”,“数县大雨,漂没田庐”。Ⅱ级洪涝年有143年。两种涝灾年频率为43%,可见洪、涝、旱、灾之频繁。
天津人民治理洪、涝、旱、碱历史悠久。早在后魏时期,燕山南麓就有渔阳堰灌溉工程,距今已有1 400年。在天津范围内兴修水利、发展灌溉、改良土壤最早见诸史籍的是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明万历二十年(1591年),宝坻县令袁黄刊行《劝农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和当代农田水利技术,标志着天津传统农田水利已进入成熟期。其后明清两代又有发展。明辟典型围田“十字围”,清建“蓝田”。
清末民初,天津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开始引进机电动力设备。在垦殖场,侵华日军军垦场使用蒸汽机、柴油机、汽油机、电动机。到1949年天津解放,天津现行政区范围内郊区县存有破旧灌溉机电设备869台、5 730千瓦。广大贫苦农民仍靠人畜力灌溉农田。当时全市有效灌溉面积4.82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4%。除涝面积1.42万公顷,占易涝面积的2.95%。天津农田水利仍处于传统阶段。

☚ 一、发展历程   (二) 恢复整修阶段 ☛
000106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