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龟龄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龟龄集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天津方)。鹿茸75g,地黄、大青盐 (炒)、穿山甲(苏合油制) 各24g,补骨脂 (黄酒炙)、枸杞子(蜜炙)、锁阳 (黄酒炙)、菟丝子 (黄酒炙) 各9g,人参60g,石燕 (鲜姜炙)、海马 (苏合油制) 各30g,熟地黄18g,急性子 (水煮)、丁香(川椒炒,去椒)、朱砂各7.5g,细辛 (醋炙)4.5g,砂仁、地骨皮 (蜜炙)、天门冬 (黄酒炙)、牛膝(黄酒炙) 各12g,杜仲 (盐水炒)、蜻蜓 (去足翅)、淫羊藿 (牛乳炙) 各6g,麻雀脑10个,蚕蛾 (去足翅) 2.7g,硫黄0.9g,肉苁蓉 (酒蒸) 27g,生附子 (用清水煮一次,醋煮一次,用蜜炙) 54g,甘草 (蜜炙) 3g。先将硫黄研细,与麻雀脑搅匀,共入猪大肠内,两头扎紧,以清水煮至硫黄与麻雀脑融合时取出,剥除猪大肠,取硫黄、麻雀脑晒干; 除朱砂外,诸药共研细末,装银罐内密封,蒸至三十二小时,取出微晾; 将朱砂研极细粉,与上药研匀,再装银罐内密封,蒸三十二小时,取出待干过罗,每服1.5g,温开水送下。功能补肾壮阳。治阳事不举,阴寒腹痛,腰膝酸软无力等症。实验研究: 本方有促进性激素样作用,有抗疲劳、保肝作用,并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本方自《集验良方》鹤龄丹加减而来。 龟龄集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组方药物】 鹿茸770克(去毛) 人参620克 熟地180克 制山甲240克(用苏合油60克制) 生地240克 石燕300克(用鲜姜30克制) 苁蓉(酒蒸)270克 家雀脑100个 地骨皮120克(用蜜30克制) 杜仲炭60克(盐炒) 甘草30克(用蜜6克制) 天冬120克(用黄酒30克制) 枸杞子90克(用蜜30克制) 川牛膝120克(用黄酒90克制) 大蜻蜓60克(去足、翅) 海马300克(用苏合油90克制) 大青盐240克(清炒) 淫羊藿60克(用牛乳30克制) 蚕蛾27克(去足、翅) 故纸90克(用黄酒60克制) 砂仁120克 锁阳90克(用黄酒60克制) 硫黄9克 菟丝子90克(用黄酒60克制) 急性子75克(水煮) 细辛45克(用醋45克制) 公丁香75克(用川椒6克炒,去川椒) 生黑附子560克(用清水煮1次,用醋560克煮1次,用蜜90克制) 龟龄集 龟龄集明代进献给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补益增寿药,此药乃江西贵溪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献,朱厚熜服用后,“皇子叠生”,圣心大悦,“数加恩元节,拜礼部尚书,赐一品服”。龟龄集医方由鹿茸、生地、熟地、人参、石燕、补骨脂、石信子、海马、菟丝子、牛膝、锁阳、淫羊藿、杜仲、枸杞子等二十四种名贵道地中草药组成,分别经过多次加工,再一起装入银罐中密闭升炼,用木炭火以不同火候烧治十七个昼夜,各种工序多达99道,最终才能得到色、香、味、形独具一格的成品。此方传到清代,成为帝王们常服的六种补益增寿方之一,乾隆皇帝不仅自己进用,还赏给大臣们服用。他还经常过问此药的配制和贮存等情况,向总管传旨:“药房的龟龄集察察还有多少”,以保证不断服用,乾隆活到八十九岁无疾而终,成为中国历代皇帝中最长寿者,与他常服龟龄集不无关系。清宫文献中,对龟龄集的疗效也有明确记载,在《龟龄集方药原委》 中称,此药 “每服五厘,黄酒送下,浑身燥热,百窍通知,丹田微热,萎阳立兴”。现代药理实验证明: 该药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体内物质代谢以及心血管系统都有积极影响,不仅有强壮作用,同时还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久服无害。对风湿性坐骨神经炎,脑血栓、心肌功能不全、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癫癎、 骨质增生、 冠心病、神经分裂症等疾病,都有显著疗效。可见,该方取名龟龄集,乃借龟鹤长寿之意,以喻本方去病强体,延年长寿之功效。 ☚ 猪蹄膏 千金封脐膏 ☛ 龟龄集 龟龄集出自《集验良方》,由鹿茸人参熟地黄制山甲生地黄石燕苁蓉麻雀脑地骨皮杜仲甘草天门冬枸杞子川牛膝大蜻蜓海马大青盐淫羊藿蚕蛾破故纸砂仁锁阳硫黄菟丝子急性子细辛公丁香黑附子朱砂组成。主治 ☚ 四神丸 鹿茸大补丸 ☛ 龟龄集ɡuīlínɡjí中成药。鹿茸、生地黄、补骨脂、人参、石燕、熟地黄、急性子、青盐、细辛、砂仁、杜仲、麻雀脑、丁香、蚕蛾、硫黄、蜻蜓、朱砂、肉苁蓉、地骨皮、淫羊藿、生附子、天门冬、甘草、穿山甲、枸杞子、锁阳、牛膝、菟丝子、海马。为末, 每服五分, 冲服。治阳痿、阴寒腹痛、腰膝酸软无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