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舍利盒乐舞图
古代绘画。1903年,日本大谷探险队在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挖掘出一个舍利盒,是唐代的遗物。盒呈圆柱体,盖为圆锥形。盒盖上有四个由联珠纹组成的圜形图案,内绘四个带翼童子,分别演奏筚篥、箜篌、琵琶和一件弹拨乐器。盒体周围绘一圈21人的乐舞队伍。前面一持棍者开路。接着是乐队,以擂大鼓者为先导,其后有弹竖箜篌和凤首箜篌、吹排箫、敲鸡娄鼓和鼗鼓、吹铜角者6人,加二抬鼓儿童共九人。随后是舞队,前面为舞棍者,三小儿围绕,手持舞旄的一男一女随后,接着是头戴假面具、手牵手的六人舞队,正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其中两位舞棍者均头戴猴头假面具。这是古籍中所述、流行于龟兹的“苏幕遮”舞的形象描绘。画面中的人物体态优美,神态生动,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舍利盒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龟兹舍利盒乐舞图
古代绘画。1903年,日本大谷探险队在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挖掘出一个舍利盒,是唐代的遗物。盒呈圆柱体,盖为圆锥形。盒盖上有四个由联珠纹组成的圜形图案,内绘四个带翼童子,分别演奏筚篥、箜篌、琵琶和一件弹拨乐器。盒体周围绘一圈21人的乐舞队伍。前面一持棍者开路。接着是乐队,以擂大鼓者为先导,其后有弹竖箜篌和凤首箜篌、吹排箫、敲鸡娄鼓和鼗鼓、吹铜角者6人,加二抬鼓儿童共九人。随后是舞队,前面为舞棍者,三小儿围绕,手持舞旄的一男一女随后,接着是头戴假面具、手牵手的六人舞队,正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其中两位舞棍者均头戴猴头假面具。这是古籍中所述、流行于龟兹的“苏幕遮”舞的形象描绘。画面中的人物体态优美,神态生动,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舍利盒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