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古窟
在河南洛阳市13公里的伊河两岸。此处青山对峙,伊水北流,远望如天然门阙,又名伊阙。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又是山水相趣的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 (公元494年)。历经东西魏至唐400余年的营造,两山窟龛,密如蜂窝。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石窟1352座,窟龛750个,佛象9.7万余尊,佛塔40余座,题记碑刻3680多品。佛象最高达17米,最小仅5厘米。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和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秦光寺、看经寺等。石窟的飞天神态各异,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果品凌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态轻盈,神情优雅。古代艺术大师创造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艺术的宝贵资料。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伊阙佛龛之碑”等,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