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龙济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龙济光1867—1925彝族,云南蒙自人 龙济光约1876—?近代军阀。字子诚,一作紫丞,云南蒙自人。原为当地土司。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广西右江道,镇压过会党起义。后任广西提督、广东第二十五镇统制。辛亥革命时,退据右江。1913年“二次革命”时,奉袁世凯之命攻占广州,任广东都督,镇压革命党人。袁称帝时,被封为一等公加郡王衔。护国战争爆发后,他率军进攻云南护国军,在广西被桂军缴械。后见护国军势大,被迫宣布广东独立。袁死后,投靠段祺瑞,任两广矿务督办,率部盘踞海南岛。1917年任两广巡阅使兼广东督军。次年进攻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失败,所部瓦解,被免除巡阅使职务。后死于北京。 龙济光
龙济光
龙济光1867—1925清末民初两广官僚军阀。字子诚。哈尼族。云南稿吾卡第五代土官龙汝霖之子。幼好武,性刚愎,惯权术。不满长兄※龙觐光代办纳更土司事务,串通胞兄龙裕光逼其让权,出走四川、广西。光绪二十六年(1900),随觐光奔两广总督岑春煊麾下,以征剿广西“游勇”有功,二十九年升任广西右江道道台。三十一年,在广西大厂矿区开办庆云公司。三十四年,署理广西提督。宣统三年(1911)四月,广州起义爆发,受命从广西出兵镇压起义,受清廷嘉奖。同年,武昌起义爆发,施展两面伎俩,既对清廷忠顺,又表示支持革命。1912年,投袁世凯,镇压革命。1913年,任广东都督兼民政长。1914年,封振武上将军衔,督理广东军务。1915年12月,率先署名拥袁复辟称帝,赐一等公爵。同月,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在滇发动护国起义。他电奏北京:“愿率师入滇申讨”。1916年1月,被袁加封为一等公加郡王衔。云南起义后,贵州、四川、广西等省相继独立,他在广东军民反袁的声势下,于4月佯称广东独立。6月,袁卒,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又宣布取消独立,投靠国务总理段祺瑞。被委为广东督军兼巡按使。年底,与北伐护国军激战于广东韶州,溃退广州,后受段命,退守琼崖,伺机反扑,任两广矿务督办。1918年偷袭雷州半岛,占领阳江等要地,被李烈钧率军追歼,兵败,率残部泛海北上,投段祺瑞,任两广巡阅使。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溃败,段下野,奉系军由关外长驱直入。率部仓惶应战,大败。至此结束军政生涯。1925年3月11日病逝于北京。 龙济光1876—1925字子诚。近代云南蒙自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广西右江道,曾镇压会党起义。宣统元年(1909)擢升广西提督,后调广东任陆军第二十五镇统制。辛亥革命中退据西江。1913年“二次革命”时攻占广州,任广东都督,屠杀革命党人。护国战争时率兵往攻云南,在广西被桂军击败,迫于形势,在广东宣布独立。1916年袁世凯死后任两广矿务督办。次年任两广巡阅使兼广东督军。1918年与护法军政府交战失败,后被免职。1921年任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在北京过寄生生活。1925年病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