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龙州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龙州起义 1930年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李明瑞、俞作豫领导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于左江龙州宣布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俞作豫任红八军军长,邓小平兼政治委员,李瑞明任红七军和红八军总指挥。旋在敌人进攻下失败,一小部转至右江,编入红七军。 龙州起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西革命武装起义之一。1930年2月1日,为共产党人掌握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共一千五百余人,在壮族聚居的龙州举行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邓小平任政治委员,俞作豫任军长,并成立左江革命军事委员会。龙州、宁明、明江(今宁明)、崇善、左县(均今崇左)、雷平、万承、养利(均今大新)等县,相继成立县革命委员会或县工农民主政府。同年三月底遭国民党桂军的围剿,因内奸叛卖而失败。 龙州起义1930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领导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于龙州起义,成立了红八军和右江革命委员会。不久,红八军失败,退出左江地区,余部编入红七军。 龙州起义见“左右江起义”。 龙州起义 龙州起义1929年10月下旬,俞作豫率领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到龙州县城后,立即宣布就任广西全边对讯督办主任,通令接管左江军政大权,收编桂军吕焕炎师部教导队扩充第五大队为六个营。同时拨枪千余支武装龙州、养利、万承、雷平、龙茗、上金、凭祥等县农军,大力发展工会、农会,积极准备起义。11月中旬,第五大队第三营叛踞靖西城,第二、四营叛踞龙州城。俞作豫、李明瑞指挥第五大队全部和龙州工人赤卫队和农军围困龙州叛军,于29日发动总攻。12月4日重新收复龙州。同月中旬,邓小平从右江过龙州,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制定龙州起义工作大纲。中共左江军委何世昌、俞作豫和李明瑞加紧扩编部队和整顿改造部队,剿抚数股土匪,驱逐部分反动军官,发展部队、地方党组织,公开宣传土地革命,筹建地方革命政权,推动左江工农运动迅猛发展。1930年2月1日,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和左江工农武装在中共左江军委领导下举行龙州起义。是日在龙州召开万人大会。何世昌宣布中国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成立。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政委、宛旦平任参谋长、何世昌任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李明瑞任红七、八军总指挥。王逸任左江革委会主席,何建南等12人为委员。龙州起义胜利,创建了左江革命根据地。 ☚ 右江革命根据地 红八军 ☛ 龙州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1930年春,由共产党人掌握的桂军警备第五大队共1500余人开赴壮族聚居区龙州,于2月1日在该地宣布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简称“红八军”,由俞作豫任军长,邓斌(邓小平)兼任政治委员。同时建立左江革命军事委员会,相继解放左江流域的龙州、宁明、明江(今宁明)、思乐(宁明地)、崇善(今属崇左)、左县(崇左)、雷平、万承、养利(今皆属大新)、凭祥等县,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同年三月,因被国民党桂系军阀主力部队的围攻和内奸的叛变而失利。余部编入红七军。 龙州起义1930年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李明瑞、俞作豫(共产党员)领导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在左江龙州宣布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政委,李明瑞任第七军和第八军总指挥,同时成立了左江革命委员会。不久,桂系军阀梁朝玑部以优势兵力突袭龙州,使第八军遭受严重损失,余部退出左江地区,进入右江同第七军会合后,编入第七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