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鼻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鼻鼽6870鼻涕。吴语。浙江宁波。陈训正《甬谚名籀记》:「鼻洟…简呼为~。」

鼻鼽鼽(qiu求)

即鼻流清涕。《素问·脉解篇》: “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素问玄机原病式》: “鼽者,鼻出清涕也。”详鼻流清涕条。

鼻鼽

病证名。见《素问·金匮真言论》。即鼻流清涕。为感冒的一种表现。

鼻鼽

病症名。又称“鼽”、“鼽水”。《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多与鼻痒、喷嚏、鼻塞并见。主要由肺气虚,表卫不固,风寒入侵所致。治宜补肺固表,疏风通窍。

鼻鼽bí qiú

《本草纲目》主治第4卷鼻(2)。病证名。即鼻流清涕。《素问·脉解篇》:“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

鼻鼽bíqiú

病名。出《素问·脉解》篇。即鼽。详该条。

鼻鼽

鼻鼽

以阵发性发作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特点的鼻病,称为“鼻鼽”。又称鼽嚏、鼽鼻,为鼻科常见病、多发病。早在《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鼽者,出清涕也。”又指出:“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相当于过敏性鼻炎。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肺、脾、肾虚损。
❶肺气虚寒:肺合皮毛,宣发卫气,若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异气乘虚而入,犯及鼻窍,促发本病。如《太平圣惠方·卷37》说:“肺气通于鼻,其脏若冷,随气乘于鼻,故使津液流涕,不能自收也。”
❷脾气虚弱:肺为气之枢,脾为气之源,若脾气虚弱,不能上输于肺,肺气亦虚,肺气虚则鼻失濡养。又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津液,若肺脾气虚,则津液输布失司,水液通调受阻,也可导致本病。
❸肾元亏损:肾为气之根,肾虚失其摄纳作用,肾不纳气,气不归元,阳气耗散于外,上越鼻窍而为病。故《素问·宣明五气论》提出了“肾为欠、为嚏。”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发作,开始鼻窍发痒,随着痠胀不适,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涕。其发病迅速,消失也快,症状消失后,则如常态。此外,或可见耳鸣、耳聋等症状。检查时可见鼻窍肌膜肿胀,呈水肿样,苍白或灰白色,鼻腔内有清稀鼻涕。对于病史较长,反应较剧烈者,鼻窍肌膜极度苍白、水肿,甚则可呈息肉样变或形成息肉。本病的治疗,以内治为主,着重调理肺、脾、肾的机能。临床辨证可分三型:
肺气虚寒:症见鼻痒较甚,喷嚏频频,鼻流清涕,检查可见鼻窍肌膜苍白肿胀,并见倦怠懒言,气短音低,自汗恶风,咳嗽痰稀,面色㿠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温补肺脏,祛风散寒,选用温肺止流丹加减运用。若为病之初起,风寒之邪较甚者,可加辛荑花、苍耳子等药;久病者,则应去荆芥、桔梗等疏风宣肺的药物,加黄芪、五味子等以补肺敛气。临床上亦常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运用。
脾气虚弱:症见鼻塞较重,喷嚏,流清涕量多,检查可见鼻窍肌膜苍白,肿胀较甚,并见倦怠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濡弱。治宜健脾补肺敛气,选用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汤加减运用。可选加五味子、诃子、乌梅等以收敛肺气。
肾元亏损:症见喷嚏频作,流大量清涕,检查可见鼻窍肌膜苍白肿胀,并见腰膝痠软,形寒怕冷,夜尿多,或见遗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弱。若阳损及阴,则可出现面色潮红,头昏耳鸣,少寐健忘,腰酸腿软,舌尖红,少苔,脉细略数等肾阴虚之症。治以益肾壮阳,补肾纳气为主,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或加入胡桃肉、肉苁蓉、覆盆子、金樱子、蛤蚧、鹿角霜等补肾纳气的药物。若肾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金樱子、五味子、女贞子、地龙干、白芍药等药。此外,若患者以鼻塞为主要症状,鼻窍肌膜红紫,舌有瘀滞者,宜活血化瘀通窍,选用当归芍药汤加减,改善鼻腔通气后,再考虑应用补肾或补肺脾疗法。
外治,吹鼻粉剂:碧云散吹鼻内,每日3次。或瓜蒂散吹鼻内,每日3次。滴鼻剂:用滴鼻灵、葱白滴鼻液等滴鼻内,每日2~3次。
针灸疗法,
❶以风池、迎香、颧髎为主穴,并选配肺俞、脾俞、肾俞等穴。每日轮换使用主配穴各一对,针刺,中等度刺激,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❷艾灸:取百会、上星、身柱、膏肓、命门、神厥、气海、中脘、曲池、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按肺、脾、肾虚等型选穴,每次选穴3~4个,悬灸20分钟。或艾柱直接灸(神厥、涌泉除外),每穴7~10壮。
❸穴位注射:用针刺穴位注入下列药物:5%当归注射液、维丁胶性钙、维生素B1、胎盘组织液等,每穴注射0.5~1.0毫升,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❹穴位敷贴:用斑螯粉少许撒在小块胶布上,敷贴上印堂穴,12小时后取去,如有水泡,可用注射器吸去,再用消毒纱块覆盖,予以清洁保护,以免感染邪毒。一周一次,三次为一疗程。
按摩方法:先将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即分贴于鼻内侧,沿鼻根至迎香,往返按摩至局部觉热为度,然后再由攒竹向太阳穴推擦,每天2~3次。亦可用两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揩擦20~30次,令表里俱热,每日早晚各擦一次。通过鼻部按摩,局部经络得以疏通,气血流畅,促进邪气宣泄。

☚ 鼻窒   鼻槁 ☛

鼻鼽bí qiú

allergic rhinit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