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神经痛
蝶腭神经节神经痛 病因未明,常发生于鼻或咽的急性炎症时,有人认为是后筛房或蝶窦炎的刺激所引起,鼻腔畸形或肿瘤亦可诱发,其他如梅毒、贫血、绝经期、劳累和精神等因素亦有关系。多见于女性,年龄在40~60岁之间。此种神经痛系来自副交感神经链的逆向传导兴奋达蝶腭神经节所致。多为单侧性,在颜面下半部,一般不超过耳部,故又称为“下半部头痛”。常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分钟到数日。
始发于鼻部,再延及眼眶、眼球,也可传至耳部,引起耳痛、耳鸣、眩晕。有时可扩展到上下列牙齿,并可传到健侧,甚至波及颈部和肩部。发作时,患侧鼻塞,鼻粘膜肿胀,鼻腔有浆液或粘液样分泌物增加; 并伴有畏光、流泪及偶有舌前味觉减退,下颌部皮肤灼热感,螫痛和刺痛。可行蝶腭神经节表面麻醉作试验性诊断。
治疗为病因处理或对症疗法。局部止痛可用蘸有1%丁卡因液棉片置于中鼻甲后端上方相当于蝶腭孔处,每隔10分钟更换一次,2~3次后即可止痛。依同法可用5~10%硝酸银液作局部涂擦,对轻症有效。或用酚酒精合剂(5%酚与95%酒精)作蝶腭神经节注射,先作鼻腔表面麻醉,后用长针头刺入中鼻甲后端,相当于翼腭窝前壁,注入0.5~1ml。
筛前神经痛 又称筛前神经综合征。筛前神经从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在鼻腔内位于中、上鼻甲之间,靠近前方,其上为嗅神经,下为蝶腭神经节,故筛前神经痛又称嗅沟综合征,系由于神经受压或神经炎症所致,常发于40岁以上患者。为不定期发作性的额部头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有单侧鼻炎症状,眶神经痛,流泪,可有角膜炎或角膜溃疡。因筛前神经位于鼻粘膜浅层,若用丁卡因作表面麻醉能使头痛消失者,可诊断为此症,但应与三叉神经痛相鉴别。
治疗除用一般镇痛药物外,可作鼻内丁卡因表面麻醉治疗; 久不见效者,可行酒精注射或针刺疗法; 也可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
翼管神经痛 此病的表现为鼻、面、眼、耳、头颈和肩部的严重疼痛,常为一侧性,多在夜间发作,伴有鼻窦炎症状。此系神经在翼管内受到刺激或炎症影响所致,常见于蝶窦或筛窦炎的患者,但亦偶可见于无鼻窦炎者。上颌动脉扩张亦为致病因素。
治疗可用1%丁卡因液棉片填塞于蝶筛隐窝内,相当于蝶窦前壁,待15~20分钟后,可发生止痛效果。对某些病情较重,确诊有鼻窦炎存在者,可进行相应的鼻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