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正常X线解剖
鼻窦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其中开口于中鼻道者为前组鼻窦,有额窦、前组筛窦及上颌窦; 开口于上鼻道者为后组鼻窦,有后组筛窦和蝶窦。鼻窦的形状及大小,依其气化情况而不同,个体差别也较大。
上颌窦: 位于上颌骨中。X线片上,新生儿期在眼眶内下方隐约可见,逐渐发育,于青春期后达成人大小。上颌窦在鼻窦中为最大,两侧多对称,几乎占据整个上颌骨,并与上颌骨体外形相仿。上颌窦的内壁相当于鼻腔外侧壁; 顶壁为眶底; 前壁与后壁为上颌骨体; 底壁由上颌骨齿槽突构成。上颌窦内可有骨性间隔,将窦腔分为二或三个部份。上颌窦在顶颏位上显影较好,表现如下: 窦腔呈三角形,外形清晰。其透亮度同窦腔骨壁厚度和气化程度有关,一般均高于眼眶的透亮度。窦内粘膜一般不显影,窦腔骨壁多清晰、锐利。内壁呈细的致密线影,其内方为鼻腔; 顶壁呈微突向上的弧形致密线,居眶下缘下方。其中部可见眶下孔,呈扁圆形,为薄弱地区; 窦腔外侧致密线系窦腔前壁与后外侧壁交界处的切线投影,多表现清晰。窦腔底部与外侧部由于骨壁较厚,故其透亮度常较内上部为低。有些结构,如圆孔、眶上裂、鼻翼、上唇等重叠投影于上颌窦的不同部位,应注意观察,勿误认为病变。
额窦: 位于额骨内,一般于3岁时出现,20岁时发育完全。正常气化程度差别较大,也可以不发育。额窦在鼻颌位与顶颏位上显影清楚,表现多呈扇形,顶壁呈分叶状,两侧大小及形状多不对称。窦腔骨壁清楚、锐利。窦腔透亮度多高于眼眶。可因骨壁厚薄不均而不匀。两侧额窦间的骨性间隔,呈致密线形,上部多偏向一侧,下部则居中线。窦内还可见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骨隔。有时,额窦气化显著,不仅向额骨垂直板伸展较远,而且还向水平板广泛伸展,于侧位上清楚显示。
筛窦: 位于筛骨内,居两眼眶之间。婴儿只见2~3个气房,20岁发育完全,两侧气化相仿。X线片上前后组筛窦并无清楚界限。鼻颌位上,显示前组筛窦较好。在顶颏位上,前组筛窦在上部,后组筛窦在下部,重叠于鼻腔和上颌窦内上部。其外侧壁为纵行线状致密影,为菲薄的筛骨纸样板,与眼眶分隔。53°后前斜位可显示后组筛窦,在眼眶内。正常筛窦透亮度高于眼眶,两侧相似。窦内可见骨隔,呈纵横交错致密线影,表现细致、锐利。窦腔清晰。
蝶窦: 位于蝶骨体内,居蝶鞍下前方。3岁时可见小的窦腔,成人后发育完全。蝶窦于张口顶颏位及颏顶位上显示较好。两侧蝶窦大小及形状不对称,骨性间隔常偏向一侧。窦腔骨壁清晰,有致密皮质线围绕。侧位上,两侧蝶窦重叠,但可观察其与蝶鞍及鼻咽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