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外治法
鼻的外治法,是根据辨证的原则,选用方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常能快捷地发挥治疗效果。
吹药法 将药粉吹入鼻腔内,以达到治疗目的。有以疏风清热通窍为主的,如冰连散,用于治疗风热邪毒侵犯的鼻病; 有以祛风散寒通窍为主的,如碧云散,用以治疗风寒而致的虚性鼻病; 有以清热收敛、涩血止血的药物为主的,如百草霜、血余炭、云南白药等,用以治疗鼻衄。其用法是将药粉吹入鼻腔,每天3~4次,吹药时患者暂停呼吸,以免药粉喷出鼻外或吸入咽喉,引起咳嗽。
滴药法 将药物制成药液,滴入鼻内。有以辛散风邪通窍为主的,如滴鼻灵、葱白滴鼻液,用以治疗外邪而致的鼻内肌膜充血,鼻塞流涕;有以扶正祛邪,滋润肌膜为主的,如苁蓉滴鼻液、生蜂蜜等,用以治疗慢性虚性鼻病;有以活血祛瘀为主的水蛭蜜,用以治疗鼻槁日久,脉络瘀滞,肌膜萎缩者。
塞药法 将药物共研为粉末,以锦裹如枣核大,塞鼻中,以达到芳香通窍、辛散邪毒作用,如齆鼻方、通顶方,用以治疗鼻塞不闻香臭。亦可用95%鹅不食草,加入5%的樟脑研末,以薄绢包裹药物少许,塞入鼻中。此外,用收敛止血的药末,如马勃粉、田七末、血余炭、云南白药等,塞鼻中,以治疗鼻衄。
涂敷法 将药物涂敷患处,起直接治疗作用。如鼻头红赤或鼻孔糜烂,用清热解毒消肿药物涂敷,常用有四黄散、紫金锭调水涂敷;如鼻腔干燥疼痛,选用金黄膏、玉露膏,以润燥止痛;如鼻息肉者,用干枯收敛,除湿消肿药物涂敷,如明矾散、硇砂散;还有应用野菊花、芙蓉叶、地胆头、鱼腥草等鲜药捣烂外敷,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之效,用以治疗鼻疔症; 民间也有用漆大姑、苦楝树叶煎水外洗,治疗鼻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