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鼻病内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鼻病内治法

鼻病内治法

鼻病的内治法,是根据不同病因引起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而产生不同病证,并按病情分别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现分述如下:
芳香通窍 用轻清芳香通散的药物,祛散壅阻鼻窍之邪,以通利清窍。凡邪毒滞留鼻窍,出现鼻窍阻塞、嗅觉不灵之症,宜用本法。常用方如苍耳子散,药物如细辛、苍耳子、辛荑花、石菖蒲、藿香、菊花、葛花、薄荷等。鼻病多属邪毒滞留清窍,故各种治法,多与本法配合使用。如外感风热宜配用辛凉解表之药;外感风寒宜配辛温解表之药; 肺气虚弱,寒邪滞留,宜配合温补肺脏、祛散风寒之药; 胆经热盛,化火上炎者,宜配清肝胆热之药。总之,此法要辨证地灵活运用。
疏风解表 用于鼻病初起,邪在卫表,用辛散解表药物,使邪从表解。若感受风寒,症见鼻塞、鼻内肌膜淡红而流清涕者,可选用荆防败毒散或葱豉汤。药物如白芷、藿香、羌活、防风、生姜、荆芥、香薷,以辛散客肺之寒邪; 若感受风热之邪,症见鼻塞、鼻内肌膜肿胀色红、涕稠黄等症,则选用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之药,常用方如疏风清热汤,药物如菊花、蔓荆子、蝉蜕、连翘、牛蒡子、葛根等。
清热解毒 用于火热邪毒壅盛,鼻窍前孔皮肤红肿较甚,或肿甚成脓,疼痛较剧者,用寒凉药物,清里热、解邪毒,常用方如黄连解毒汤。药物如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栀子、山豆根、龙胆草等;若为热毒壅盛内陷,疔疮走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宜用犀角地黄汤以清热凉血解毒。
清利湿热 用于湿热上蒸鼻窍,鼻窍前孔皮肤糜烂浸淫,常流黄水,呈潮红焮肿。用甘淡渗湿清热的药物,以清利湿热邪毒,常用方如除湿汤,常用药物如车前子、泽泻、木通、冬瓜仁、薏苡仁等; 若因湿热困郁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之邪循经上蒸鼻窍,出现鼻涕黄浊而量多,鼻塞较重,鼻窍肌膜红肿等症,治宜清热利湿,祛浊通窍,常用黄芩滑石汤,或甘露消毒丹。
行气活血 用于气血滞留,经络壅阻的鼻病,症见鼻窍肌膜肿胀紫赤,凹凸不平,持续鼻塞等。运用行气通络,活血通瘀药物,以祛瘀通经,消散肿结。常用方如当归芍药汤,药物如桃仁、红花、泽兰、丹参、苏木、路路通、香附等。本法还用于外伤造成的鼻部损伤,鼻骨骨折所出现血肿积瘀疼痛者,以活血逐瘀,行气止痛,可选用活血止痛汤。
温肺补脾 用于肺脾气虚而致的虚寒性、慢性鼻病,症见鼻内肌膜苍白、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甲肿胀而色淡等症,用甘温药物,达到补肺气,健脾胃目的。常用方如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缩砂仁、细辛、阿胶、诃子等; 若以肺气虚寒为主者,症见鼻腔发痒、喷嚏频作、流大量清涕,气短、声低、自汗等,可用温肺止流丹或玉屏风散,以补肺益气,祛风散寒; 若以脾虚为主者,见鼻内肌膜肿胀色淡,涕清稀,神疲倦怠,大便溏泻,小便清长,可用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藿香、苍耳子等,以健脾渗湿,祛风通窍。
滋肾培元 用以治疗肾元不足的慢性鼻病。如鼻内肌膜淡红,涕清稀,嗅觉减退,或鼻衄色淡,时出时止,用补益阴精药物,以滋养肾阴。常用方如六味地黄汤。药物如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桑椹子、熟地黄、黄精、五味子等;如偏肾阴虚、虚火旺盛,宜加强滋阴降火药物,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如偏肾阳虚,形寒怕冷,清涕自流,早晚为甚,可加入壮阳药物,选用附桂八味丸,酌加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仙茅等药物。
扶正托毒 用以治疗正虚邪实,邪毒留滞的鼻病。如慢性鼻渊的多脓涕,潴留于窦窍内,鼻塞头胀,亦有用于溃烂的癌瘤。主要用补益气血和排脓解毒祛腐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祛除腐脓。代表方如托里消毒散,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药等,以补益气血,酌加皂角刺、穿山甲、白芷、马勃、贝母、白蔹等排脓解毒祛腐药物;如兼有气血瘀滞,加用泽兰、丹皮、当归尾、青皮等行气活血祛瘀药物。

☚ 鼻病症状辨证   鼻病外治法 ☛
000199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