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鼻咽纤维血管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鼻咽纤维血管瘤即青年鼻咽血管纤维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又名鼻咽血管纤维瘤、青年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咽纤维瘤、男性青春期鼻咽出血性纤维瘤、青年颅底纤维瘤等。在鼻咽部的良性肿瘤中,其发生率占首位。病理组织学上虽属良性,但由于反复出血,瘤体不断扩展,侵蚀颅底、鼻窦、眼眶等骨壁,可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此病多发于青年男性,男女之比为14~22:1,平均发病年龄据国内统计为20岁。 手术切除的肿瘤呈分叶状,表面光滑重190克 鼻咽纤维血管瘤扩展范围 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但某些患者往往以反复鼻出血为唯一主诉。甚至是因一次大量出血而来急症室就诊; 另一些伸至上颌窦、颊部和上颌牙槽的肿瘤,可首先就诊于口腔科,如缺乏警惕,常易误诊。有时应注意与纤维性或出血性息肉、恶性肿瘤特别是肉瘤、脊索瘤和增殖体肥大等鉴别。非十分必要,不作活检。诊断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估计肿瘤大小、质地、基底所在,以及扩展方向和范围,除临床检查外,重要的是作头颅和鼻窦的X线照片(颅底位、鼻颏位、鼻额位、侧位、前后位等)和断层照片。视肿瘤扩展方向和范围,可分别发现鼻咽腔软组织块影、翼板破坏、上颌窦后壁前拱、窦腔模糊、蝶窦扩大、鞍背和前后床突破坏、眶壁变薄、眶下裂增宽等改变。颈动脉造影包括双侧颈内外动脉的选择性造影,不仅可了解肿瘤大小和扩展范围,还可查明瘤体的供血来源,对于确定有无颅内伸延(一般统计约10~20%)尤为重要,可发现颅内血管增多、异常或移位。除用常规颈动脉穿刺法造影外,尚可在X线透视下经股动脉逆行插管的方法。为了显影清晰、减少骨影重叠,还可加用减相术。此病最后诊断有赖术后病理检查。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和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疗效尚不肯定。放射治疗可引起面颌骨质坏死等并发症及纤维肉瘤等恶变,仅用于有明显颅内扩展,复发而又无法行手术者,也可用作术前的辅助治疗。放射治疗剂量4500~5500rad,在4~6周内完成照射。激素治疗,在国外用雌二醇0.3mg,每日一次,乙烯雌酚5mg,每日3次;睾酮200mg,每2周1次,共4周。或乙烯雌酚2.5~5mg,每日3次,持续2~4周。国内有人用乙烯雌酚2mg肌注,每日1次,共1周,然后改用口服,总量38mg。可减少手术时出血,作为术前辅助治疗用。硬化剂(10%明矾等)也只用作术前的辅助治疗。电凝固和冷冻只是手术的一种方法,对小的或复发性局限性肿瘤可能有效,对大的肿块,疗效有限,且有认为可使出血加重者。一般难望肿瘤自行退缩。此病经及时彻底手术后,虽可有面颊畸形、术腔结痂、腭裂或瘘管,甚至视神经萎缩等后遗症或并发症,但预后一般良好,死亡率不及10%,不过术后复发率可达17.7~50%,绝大多数在1年以内复发,且可多次复发,主要由于手术残存所致,故随着手术的改进,复发率将显著下降。 ☚ 咽部良性肿瘤 咽部恶性肿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