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鼠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鼠李 鼠李 shǔlǐ 亦稱“牛李”、“鼠梓”、“柙”。鼠李科植物鼠李的乾燥果實。球形,紫黑色,果肉疏鬆,果核卵圓形。主治水腫,腹脹,瘰癧等。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下經·鼠李》:“鼠李,主寒熱瘰癧。生田野。”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鼠李》:“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柙。”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灌木 > 鼠李 鼠李 shǔlǐ 亦稱“楮李”、“鼠梓”、“山李子”、“牛李”、“皂李”、“趙李”、“牛皂子”、“烏槎子”、“烏巢子”、“椑”。木名。以其形似李而小,故稱。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卵狀橢圓形或倒寬披針形。花小,黄緑色。果近球形,熟時紫黑色,入藥。種子油作潤滑油,皮、葉可提取栲膠,皮及果可作黄色染料,木材可製具、雕刻。分佈於我國東北及中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鼠李》:“〔釋名〕楮李、鼠梓、山李子、牛李、皂李、趙李、牛皂子、烏槎子、烏巢子、椑。”《三才圖會·草木》:“鼠李,即烏巢子也。生田野,今蜀川多有之。枝葉如李子,實若五味子。” 鼠李【同义】总目录 鼠李皂李楮李椑鼠梓 鼠李Dahurian buckthornRhamnus davuri-ca,别名老鸹眼、臭李子。鼠李科鼠李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染色体数2n=24。高达10m,胸径达30cm,小乔木者树冠多呈伞形。干皮灰褐色,环状剥裂;小枝灰色,光滑,叶近对生,卵状椭圆形、矩圆状椭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12cm;花单性或杂性,3~5朵生于叶腋,黄绿色,花期5~6月;核果近球形,黑紫色,果期9~10月。产中国华北、东北及河南等地,朝鲜、蒙古、俄罗斯及日本也有。喜光,稍耐阴;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繁殖以播种为主,也可扦插。 鼠李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牛李、皂李、乌巢子、楮李、臭李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Rhamnus utilis Decne。的果实。分布华东、中南及甘肃、陕西、河北、山西、贵州等地。甘、微苦,平,有小毒。清热利湿,止咳祛痰,解毒杀虫。 鼠李davurian buckthornRhamnus davurica Pall.,鼠李科,鼠李属。落叶小乔木,高达8m。枝粗壮,近对生,先端无刺。叶对生或集生枝顶,椭圆形,长3~12 cm,宽2~5 cm,叶缘有细圆齿,两面无毛。花单性,3~5朵簇生于叶腋;花萼4裂;雄蕊4。核果球形,成熟时黑紫色,径约6 mm。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等地;蒙古、朝鲜半岛、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生于山坡林中。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果肉入药,能解热泻下,治瘰疬。树皮和果可制黄色染料。茎皮和叶可提取栲胶。木材坚实,供家具、雕刻用材。 鼠李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臭李子、大绿。高10m,胸径20cm。小枝褐色,具顶芽。叶宽椭圆形,长4~13cm,宽2~6cm,先端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偏斜。细锯齿,齿端有红色腺点。花数朵簇生。果黑色,径6mm,果梗长1~1.2cm。花期5~6月,果期9~10月。产“三北”至四川西北部。木材坚重,花纹美观,宜做家具和细木工艺品。种子含油26%,可作润滑油。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可作防护林下层树种和园林种植。主产东亚、北美西南部。多数种类树皮、果实可加工黄色、绿色染料和加工工业用油。树皮、枝、叶药用。 鼠李shǔ lǐ《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鼠李(15)。药名。 鼠李 鼠李鼠李,又名牛李、皂李、乌巢子、乌槎子、羊史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鼠李科植物鼠李Rhamnus dav-urica Pall.的果实。原植物分布于东北地区及陕西、甘肃、河北、内蒙古、山西等省区。 ☚ 白屈菜 ">飞天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