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鼠曲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鼠麴草 > 鼠曲草
鼠曲草  shǔqūcǎo

同“鼠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鼠麴草
鼠麴草  shǔqūcǎo

亦作“鼠曲草”。亦稱“鼠耳”、“佛耳草”、“香茅”。花黄如色,葉形似鼠耳,故名。菊科,二年生草本。莖基部即分枝,叢生狀,全株密被白色綿毛。葉互生,匙形。初夏開花,黄白色,頭狀排列,簇生枝頂。總包片三層,乾膜質,金黄色,外圍雌花冠絲狀,中央兩性花冠筒狀。瘦果長圓形,具乳頭狀突起。全草入藥,亦可提取芳香油,嫩莖葉宜食。古時民俗,三月三日取鼠汁蜜和粉,稱“龍舌䉽”,云食之可避時氣。生于田埂荒地路旁。我國普遍分佈。唐·皮日休《魯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謝》詩:“深挑乍見牛脣液,細掐徐聞鼠耳香。”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鼠草》:“〔釋名〕米、鼠耳、佛耳草、無心草、香茅、黄蒿、茸母。”參閱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鼠草》。

鼠曲草【同义】总目录


鼠耳无心草鼠曲草佛耳草茸母蚍蜉酒草

鼠曲草

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鼠耳草、佛耳草、清明菜、追骨风、宽紧草、白头草、黄花白艾、棉花团。为菊科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全草。主产江苏、浙江等地。甘,平。入肺、脾、胃经。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降血压。
❶治感冒咳嗽,痰喘,风湿痹痛,胃脘痛,痢疾,腹泻,高血压病,蚕豆病。煎服: 9~30g。
❷治阴囊湿痒,煎水洗; 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捣敷。全草含挥发油、木犀草素-4′-葡萄糖苷、豆甾醇和微量生物碱等。此外,花含鼠曲草素 (Gnaphalin)、木犀草素等。煎剂对小鼠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木犀草素有止咳、祛痰和平喘作用。

鼠曲草shǔ qū cǎo

《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鼠曲草(5)。药名。
【基原】为菊科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全草。
【别名】鼠耳、无心草(《别录》),鼠耳草、香茅(《本草拾遗》),蚍蜉酒草(《酉阳杂俎》),黄花白艾(《履巉岩本草》),佛耳草(《脾胃论》),茸母(邵桂子《雪舟脞语》),黄蒿(《本草汇编》),米曲 、毛耳朵(《本草纲目》),水菊(《质问本草》),绵絮头草、金沸草、地莲、黄花子草(《纲目拾遗》), 水蚁草(《植物名实图考》), 清明香(《天宝本草》),追骨风、清明菜(《南京民间药草》),棉花菜(《贵州民间方药集》),菠菠草(《福建民间草药》),棉茧虫、宽紧草(《浙江中药手册》),清明蒿、一面青(《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鼠密艾、水蒿、粑菜、白头草、水曲(《湖南药物志》),绒毛草、死棉草、羊耳朵草、猫耳朵草、孩儿草、猫脚药草、花佛草、毛毛头草(《上海常用草药》),黄花果、糯米饭青、棉菜(《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黄花曲草、白芒草(《福建中草药》),田艾、毛毡草(《广东医药卫生科技资料选编》)。
【性味】甘,平。
❶《别录》:“味酸,无毒。”
❷《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❸《履巉岩本草》:“性温平,无毒。”
❹《药类法象》:“气热,味酸。”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功用主治】化痰,止咳,祛风寒。治咳嗽痰多,气喘,感冒风寒,蚕豆病,筋骨疼痛,白带,痈疡。
❶《别录》:“主痹寒寒热,止咳。”
❷《日华子本草》:“调中益气,止泻,除痰,压时气,去热嗽。”
❸《履巉岩本草》:“大治脾胃作疼。”
❹《药类法象》:“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
❺《品汇精要》:“治形寒饮冷,痰嗽,经年久不瘥者。”
❻《本草正》:“大温肺气,止寒嗽,散痰气,接风寒寒热,亦止泻泄。”
❼《纲目拾遗》:“治囊风湿痒,煎汤洗;愈儿疳,梅毒,下疳,同甘草煎洗。”
❽《天宝本草》:“除虫,定痛。治惊风,诸般气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二至五钱;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鼠曲草shǔqūcǎo

中药名。出《本草拾遗》。别名佛耳草、鼠耳、追骨风、清明菜。菊科植物鼠曲草Cnaphalium affine D. Don的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甘, 平。化痰止咳, 平喘, 降压。治咳嗽, 气喘, 高血压, 并治风湿腰腿痛。煎服: 9 ~ 1. 5 克。全草含黄酮苷、挥发油、甾醇和微量生物碱等。花含芹菜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及其4′ - 葡萄糖苷等。煎剂对小鼠有一定的止咳作用。

鼠曲草

鼠曲草

鼠曲草,又名佛耳草、追骨风、棉茧头、黄花白艾。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鼠耳。为菊科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 Don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主产于江苏、浙江等省。
本品味甘、酸,性平。归肺经。功能化痰止咳平喘,利湿祛风,解毒。主治咳嗽痰喘、水肿、泄泻、蚕豆黄、阴囊湿痒、荨麻疹、风湿骨痛、无名肿毒及胃痛、高血压病等。临床应用不论寒嗽热咳皆用之,如治咳嗽气喘痰多的轻证,单用本品煎服即可;治寒邪喘嗽可与半夏、白芥子、旋复花等配用; 治痰热喘咳可与桑皮、瓜蒌、枇杷叶等同煎; 如喘咳久病,也可同款冬花、胡桃仁、松子仁浓煎后以白蜜收膏服。古法尚有用以烧烟吸服治喘嗽胸膈壅滞痞满者,可单味或配其他药物同用,如《宣明论方》之焚香透膈散,即本品与雄黄、鹅管石、款冬花等分研末用。本品能利湿消肿,故煎服可治水肿及泄泻。如与茵陈、车前草同用能利湿退黄,广东等地则用治蚕豆黄病。配风尾草、椿根皮、鸡冠花同用治赤白带下,能利湿止带。本品利湿而能祛风,故内服还可治风湿骨痛。外用则可煎水洗阴囊湿疹及荨麻疹,本品用治无名肿毒、疔毒初起,有解毒消肿之功,可将鲜品捣烂涂敷患处,如同时煎汤内服则疗效更好。此外,研末服,还用于胃溃疡所致的胃脘痛; 与夏枯草等煎服,用于高血压病,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煎服,9~15g; 鲜品,30~60g;研末,3~6g。用量过大可以出现胃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头昏、乏力及大便稀薄等副反应。
实验研究: 全草含挥发油、木犀草素-4′-葡萄糖甙、植物甾醇(以豆甾醇为主)、微量生物碱等。花含木犀草素、芹菜素、槲皮素和它们各自的4′-葡萄糖甙以及鼠曲草素。
煎剂灌服对小鼠慢性气管炎有某些止咳作用。

☚ 紫菀   马兜铃 ☛

鼠曲草

鼠曲草

名黑布日格纳、干达巴达拉,巴达拉。 为菊科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干燥全草。开花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味辛,苦、性温、涩。功能破痞,解毒,祛巴达干,止咳。用于
❶寒性痞瘤:与五热药、三子、五盐等配用;或与鵰粪、三热药、五盐等配伍,制成纳拉纳方用。
❷中毒症:配以羚羊角,熊胆等应用。
❸感冒咳嗽气喘,恶心:与豆蔻,肉桂,葡萄干,荜拨等配用。
❹麻风病,萨病,布鲁氏菌病,痛风:与六良药,水银,黄水三药,下三子等配伍,制成水银二十五味丸用。

☚ 梅花草   万年灰 ☛
000224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