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鼠技虎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鼠技虎名

鼠技虎名

中国古代笑话。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渭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嗟,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堂皇之上,端冕垂绅,印累累而绶若若者,果能遏邪萌、折权贵、摧豪强欤?牙帐之内,高冠大剑,左秉钺右仗斧者,果能御群盗、北遏虏、南遏诸彝,如古孙吴、赵翦之俦欤?骤而聆其名,赫然喧然,无异于老虫也;徐而叩所挟,止鼠技耳。夫至于挟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辈。天下事可不大忧耶!

☚ 佣书   御史 ☛

鼠技虎名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 宿邮馆。灭烛就寝, 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 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 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嗟! 鼠冒老虫之名, 至使余惊错欲走, 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 ……夫至于挟鼠技, 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辈,天下事不可不大忧耶!


 ——江盈科《雪涛小说》


 楚人称虎与苏州人称鼠都叫“老虫”,这种偶合引起了一场小小的惊恐。偶合之事,生活中常有,但作者却由此引起联想,借题发挥,讽刺“今天下冒虎名骇俗耳”的诈骗之徒,并且进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黑暗的官场,揭露当时高踞于百姓头上的都是这样一批冒着老虎一样的威名,干着老鼠一样勾当的人,天下事因而令人忧心。这样的寓言是很有社会意义的。
 这则寓言并没有曲折的虚构情节,也没有着力的形象描写,作者只是写一次偶合的误会。在这次偶合中,同一名称(语言符号,能指)与不同的陈述对象(概念内涵,所指)产生了矛盾。特别富有意味的,是所指的两种动物形象所具有的某种对立内容:鼠的渺小与虎的庞大,人们对鼠的鄙贱与对虎的恐惧却在语音中形成了叠合。又由于听者的误会产生了置换,结果就出现了“鼠技虎名”这种内容与形式相矛盾的现象。在故事中,“鼠技虎名”只是人对动物名称的误会,并不存在是非善恶的价值内容。但是,在生活中,“鼠技虎名”包含的矛盾却完全可以使人联想到某些人的丑行,那种在美的形式下掩盖着丑的本质的卑鄙和罪恶。不过,这不是寓体自身的呈现,而是读者由此及被自觉思考的结果。
 正由于本文的重点不是动物形象与人的直接类比,因此,作者没有象一般动物寓言那样作拟人化描写,而是按照现实生活的逻辑讲述故事,而后再进行联想发挥,揭示题旨。全文沿着巧合——误会——联想——议论的线索展开,叙议结合,以议补叙,构成一个整体。

鼠技虎名 - 古代小品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鼠技虎名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 “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 “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 “非他兽,鼠也。”余曰: “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嗟! 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堂皇之上,端冕垂绅,印累累而绶若若者,果能遏邪萌、折权贵、摧豪强欤? 牙帐之内,高冠大剑,左秉钺右仗纛者,果能御群盗、北遏虏、南遏诸夷,如古孙、吴、起、翦之俦欤? 骤而聆其名,赫然喧然,无异于老虫也,徐而叩所挟,止鼠技耳。夫至于挟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辈,天下事不可大忧耶?

(《雪涛阁集》)


 此文上下两段。上段叙事,至细至微,饶有谐趣。下段议论,关系重大,饱含忧愤。故此文既有笑话的趣味性,又有政治的严肃性。
 其时盈科任长洲县令,有事至娄东 (江苏太仓),由于方言的误会,将“老鼠”误为“老虎”,引起一场虚惊。事后,作者觉得非常可笑,但没有一笑了之,经过思索,发现世上象老鼠“冒虚名骇俗耳”的事情很多。而最突出最严重的是,朝廷中的某些官僚虽身居显位而庸碌无能,耽误了国家大事。作者的议论就是针对这个重大问题展开的。
 “堂皇之上”与“牙帐之内”,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两组长句,从文臣与武将两个方面形象地勾画出朝中大僚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架势; 并对他们的实际能力,能否安邦定国的问题,提出一连串的反诘。“果能”的诘问实际上已经暗示出“不能”。作者可以不必再出示答案,但由于感情的激愤,行文至此,已不可收恰,于是又添加了“骤而聆其名”几句,更加酣畅。“止鼠技耳”,虽然只有四个字,但一针见血,将朝中那些高官显宦的全部家数都抖落出来了。江盈科在《任事》一文中,也以寓言讽刺了“因循苟安”、“一策莫展”的“当事诸公”。只有出于公心,心忧天下,始能有此大无畏的精神,不然对朝廷执政大臣何敢置喙?在此文结尾处,作者就对“鼠技虎名”的现象表示了深切的担忧,“天下事”可能断送在这些“赫然喧然”的诸公手里。

杂文《鼠技虎名》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鼠技虎名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 “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 “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 “非他兽,鼠也。”余曰: “鼠何名老虫? ”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嗟!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 堂皇之上,端冕垂绅,印累累而绶若若(11)者,果能遏邪萌、折权贵、摧豪强欤? 牙帐(12)之内,高冠大剑,左秉钺(13)右仗纛(14)者,果能御群盗、北遏虏、南遏诸彝,如古孙、吴(15)之俦欤?骤而聆(16)其名,赫然喧然,元异于老虫也; 徐而叩(17)所挟,止鼠技耳。夫至于挟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辈。天下事不可不大忧耶!

 

(《雪涛小说》 )


 注释 ①楚——见《万字》注②,②姑苏——今江苏苏州市。③长洲——旧县名,今苏州市。④娄东——今江苏太仓县。⑤邮馆——客舍、旅店。⑥砉(hua)——象声词。⑦阍(hun)童——看门的小孩子。⑧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礼帽。⑨绅——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带子。⑩绶——彩色丝带,用以系官印或勋章。(11)若若——长而下垂的样子。(12)牙帐——指军旅。(13)钺——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象板斧而较大。(14)纛(du)——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15)孙吴——指战国时的名将孙膑和吴起。(16)聆(ling)——听。(17)叩——问。
 赏析 本文立意新颖、别致,能从日常生活小事中生发出批评社会政治的大题目。不过,文章一开始作者却以舒缓之笔从自己的亲身经历闲闲叙来,写得饶有兴味。作者是湖南人,按家乡习俗把老虎称为老虫。然而到苏州为官却遇到一件出乎意外的事。他于旅店投宿,夜间忽听“碗碟砉然有声”,问之何故,店中小伙计竟以有老虫相对。城中竟然出现老虎,使之 “惊错欲走”。经解释才知苏州人把老鼠称为老虫。作者在诙谐风趣的叙说中便指出了生活中因各地方言不同,有同名而不同物的现象。避人夜窃的小小老鼠姑苏人竟然以老虫相称。这样便自然地把名实不符的矛盾突现在读者面前。紧接着笔锋急转直下,顺势引发出封建官场名不符实的现状,笔调也由舒缓变为激烈,把批判的矛头直指最高封建统治者和文武大臣,明确指出 “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的严酷事实。不过,作者在历数权势者尸位素餐的具体作为时,没有作正面描述,只是提出一连串的疑问。而这些疑问,正是作者满怀激愤之情对封建统治者发出的责难和质问。质问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已经表明,封建官僚都是一群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的无能之辈。作者采用只提出疑问实则寓答于问的笔法,为读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能引导读者自己去思索,比直书其事更具有启发意义,同时,也为读者作好情绪上的准备,当作者指出封建统治者都是挟鼠窃之小技而冒老虎的威名的鼠辈小人时,不仅不感到突然,还为作者尖锐的批判精神所振奋,心情为之一快,也为作者大声疾呼“立民上者皆鼠辈。天下事不可不大忧”的关切国家大事忧心如焚的爱民之心所感动,更为作者不畏权势、不惧风险、敢于指责封建官僚腐败无能的胆识和勇气所鼓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