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鼠尾流水差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鼠尾流水差役 鼠尾流水差役宋代夫役的编排方式。以县为单位将应服役之成丁按资产丰薄前后排列,状如鼠尾,故名。排在前的富者先应役,排在后的后应役。凡应过役的人户,在名单上用硃笔作标志,称为硃批;未经硃批的称为白脚,排在鼠尾者都应过役,又都称为白脚,仍由粗往细编排。 ☚ 身丁钱 免役法 ☛ 鼠尾流水差役 鼠尾流水差役一作“鼠尾法”。两宋官府依民户物力高下为序,依次编排簿单,据以轮派差役,因系家产多者在前,少者在后,前粗后细,形似鼠尾,故称。于法只排第三等以上人户,执行中有将物力止四、五十贯之中下户亦列入者。已差者用红笔填注役名、年限及替人姓名,称“批朱”。未曾充役、批朱者,称“白脚”。必自高至低, 差遍“白脚”,方从头再轮。南宋绍兴二十六年( 1156 ),为纠物力悬殊之弊,遂令“批朱”者歇役六年,便与白脚再行轮差。孝宗淳熙时( 1174—1189 )在此基础上创立“倍法”,遂称鼠尾流水差役为“鼠尾旧法”或“递年体例”。倍法与鼠尾旧法两者并行。宁宗时( 1195—1224 )规定人烟稀少之“窄都”行“鼠尾旧法”, “宽都”地区用“倍法”。 ☚ 衙前 倍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