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鼋头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鼋头渚

 

(明)孙继皋

渚势欲吞吴①,吴流归旧湖②。
 天浮一鼋出, 山挟万龙趋。
 浪急悬崖动, 风颠系艇孤。
 持竿堪此地, 渔钓本吾徒③。
 

【题解】
 此诗写出了鼋头渚苍莽雄浑的另一种风光。
 【作者】
 孙继皋(1550—1610),字以德,号泊潭,无锡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第一,除修撰,累官迁少詹事,拜礼部侍郎,改吏部。诗多酬答唱和之作,雍容恬雅,著述编为《宗伯集》。
 【注释】
 ①吴:指吴地。②旧湖:指太湖。③“持竿”两句说,这里是隐居的好地方。

山水名胜诗之《鼋头渚》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 可可诗词网

鼋头渚

 

(明)华云

路入桃源九曲环①,早春舟放碧云间。
 瑶台倒映参差树②,玉镜平开远近山③。
 片片峰霞开罨画④,微微石溜起潺湲⑤。
 胜游况值云霄客⑥,共羡轻鸥去不还。
 

【题解】
 鼋头渚在无锡西南太湖之滨,充山(南犊山)西端。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上,形如突入湖中的鼋头,故名。风景绝佳,已辟为无锡的游览胜地。此诗描写鼋头渚迷人的春景。
 【作者】
 华云,字从龙,无锡人,明嘉靖进士,官刑部郎中。
 【注释】
 ①桃源:桃花源。此喻指鼋头渚。②瑶台:神仙居处,此犹言仙境。③玉镜:此指太湖。④罨(yan)画:色彩鲜明的画。明杨慎《丹铅总录·订讹·罨画》:“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之艳丽多姿。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驿路胭脂暖,山人江亭罨画开。”⑤石溜:岩石间的水流。唐王维《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潺湲:水流貌。《楚辞·九歌·湘夫人》:“慌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⑥云霄客:指位居高官的人。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云霄今已逼,台衮更谁亲。”

鼋头渚 - 长江风光 - 可可诗词网

鼋头渚

 位于无锡市西郊太湖之滨的充山西端,因有石渚形如鼋头伸入湖中,故而得名。公园面积原有32公顷,面临太湖,三面环水,与中犊山、小箕山、大箕山、三山、马山、拖山互相借景。山外有山,湖中有湖,素以“天然图画”著称。辅之以人工修饰,临湖造园,依山渐高,布局不落俗套,风景层次丰富,开合收放自如,景色变幻无穷。登临一览,山峦起伏、烟波浩渺、鸥鸟横飞、帆影点点。是中外著名的游览胜地,观赏太湖风光最理想之处。郭沫若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赞语。早在明代,鼋头渚就是游览胜地,但作为公园,始建于1918年,先后建有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别墅、郑园、若圃等,加之众多的私家园林,渐成规模。1949年之后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构筑,风景益胜。现景区面积为301公顷,统称“具区胜境”。在这山水萦绕、林壑幽美的公园里,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三山映碧、鼋渚春涛、万浪卷雪、湖山真意等6个景点。十里芳泾、藕花深处、中犊晨雾、芦湾消夏等4个景点尚待建设。今鼋头渚公园,共分5个游览区:从“太湖佳绝处”门楼至长春桥、具区胜境、藕花深处、诵芬堂为一区。其中“藕花深处”系夏日赏荷的好去处;二区是登上鼋头从灯塔经“鼋渚春涛”石碑、包孕吴越石壁至澄澜堂。“包孕吴越”石壁是鼋头渚著名风景点,绝壁悬崖、奇石眠空。石壁上“横云”、“包孕吴越”刻石,出自清末无锡县令廖纶之手。澄澜堂为仿宋、明古式建筑,雄踞于鼋头渚山脊高处,宽畅豁达,气势不凡;三区是从飞云阁拾级而上至光明顶,下至戊辰亭、广福寺、陶朱阁、万方楼、七十二峰山馆。光明亭位于号称“巨鼋之脊”的充山之巅,重檐八角,黄顶朱柱,是远眺湖山的最佳处;四区从万浪桥、苍鹰渚、湖山真意上山至鹿顶山舒天阁,经范蠡堂下山至充山隐秀。鹿顶山是“具区胜境”的中心和制高点,主体建筑舒天阁八角三层四重檐,黄琉璃顶,登阁远眺,八方入画;五区为从新大门入口处直至老大门,乘游船往返游览湖中三山。三山位于鼋头渚西部的梅梁湖中,以孤见奇,以小取胜,若翠螺置于玉盘。全山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山径幽深、景观秀丽,处处可饱览太湖秀色。
 〔现代散文〕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在鼋头渚观湖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站在鼋头渚嶙峋怪石上观尝太湖。这里浪花飞卷、涛声阵阵,大风浪如金鼓齐鸣,小风浪似百乐协奏,湖水击岸,卷起干堆雪。湖水清彻,白鱼嬉跃。阳光照射湖面,数十里湖面银光闪耀,四周远山似浮于水上,随着浪花的波动而上下颤动,左移右走。侧看“横云”、“包孕吴越”等处峭壁陡岸,与湖水刚柔相济,似是仙山洞府。旅游者都喜在这怪石中摄影留念。
 第二层次为在半山澄澜堂、涵虚亭、飞云阁一带,沿半山石路游广福寺、小南海、经七十二峰山馆,至万浪桥。这一带在半山看湖,前景是高大的松树、亭台、怪石,中景是湖,远景是山与岛,听不见涛声,却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欣赏太湖的美。
 第三层次为鹿顶山上的舒天阁,准望亭、呦呦亭、“湖山真意”中的天远楼,前者是鼋头渚一带十多个山头、岛屿中最高的一座。登其顶望太湖,不仅一览众山小,把太湖西北角最佳景区梅梁湖这1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尽收眼底,还因登高望远,不仅湖中三山岛、远望马迹山、拖山岛,如在眼前,还可看到这些岛外的大太湖,一望无垠,水天相接、渔帆点点、游轮穿梭,更有那恍如一叶的高速艇,似根根利箭,在湖中射来射去,艇后击起长长雪白的浪花。战斗机在万里长空翱翔喷出的白色烟雾,气魄雄伟,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第四层次看太湖,是乘游船或高速艇在湖中游弋,或登湖中三山岛。在船中和岛上,四周皆水,回望鼋头渚绿树丛中点点红墙黄瓦,种种奇特建筑,实在美如仙境。湖中和四周空气清新,久居城市的游客到此均觉舒畅无比。三山上又有几百只猴子逗你玩耍,于观自然景色中又有娱乐小动物的乐趣。
 我因工作关系,有条件遨游太湖四周,宜兴的洋溪、大浦湖边无山,湖中尽是芦苇。兰山嘴是个好地方,奈何入湖之嘴矮而平,湖中一座山也见不到。至于湖州小梅口,吴江盛泽、澹台,也因无山、少山、交通不便,景观也差。可与鼋头渚媲美的,只有吴县洞庭东山、西山、邓尉山一带。这里自唐宋就有名,古迹远比鼋头渚多,但离苏州30多公里,交通不便,故旅游人次受影响。“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它不仅道出了自然景观的特色,也反映了旅游者审美心理,还是在鼋头渚观赏太湖美。

(王长工)


 〔民间文学〕 大禹治水成功后,在一座小山上凿了一只石鼋作为“镇妖石”,镇住太湖水妖,保护老百姓安居乐业。这座小山头后来被人们称为鼋山,凿鼋时留下的石花石屑也就变成了玲珑透剔的太湖石。
 到了宋朝宣和年间,吴县出了一个浪荡公子,姓朱名勔。一日,朱勔独自饮酒作乐,心里寻思着当官的门道,听说当今皇上喜欢奇珍异石,心想:我何不装运这些奇异的太湖石进京?心里拿定这个鬼主意,便急急忙忙派人监造了一只大船。这只船又平又阔,船勿象船,筏勿象筏,人称“四勿象”。船造好后,便选择了最大的一块太湖石,总有几百斤重,雇了千把纤夫扛脚,取道向京都进发。
 这块太湖石一到,顿时轰动全城。皇帝见了心中大喜。他从来没见到这么大、这么好看的石头哩!就别出心裁地封这块石块为“盘古”。立时降旨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赐金带玉帛。命他回乡后继续搜罗奇花异石进贡。
 朱勔这下子可真是威风透了。他手捧圣旨,颈挂金印,头戴乌纱,身穿官服,乘官船返回。一到家乡,便派人四出搜罗花石。不管人家是摆在花园内的,还是放在书房里的,都要抢走。石头太大,从门里扛不出的,他就命人拆毁围墙,掀翻房屋,闹得鸡犬不宁。
 一日,他听说太湖里的鼋山上有一只石鼋。还是大禹王凿成的,肚里就寻思:鼋在南方俗称“团鱼”,这“团”字寓意团圆,“鱼”谐音“余”,鼋龟又象征长寿,皇帝喜欢讨个吉利,我要是把这只鼋运到京城,不知要连升几级呢!越想心里越高兴,便急急忙忙乘了船,来到鼋山上。
 鼋山顶上的那只石鼋,昂起头,两眼瞪着太湖,四只脚象马上要冲下山来一样活灵活现。鼋身上刻着“鼋头戴山山不崩,东望东海西吴兴”的诗句。朱勔看了想道:“这件宝贝,空在荒山上数浪头,如今到了我手里,哈、哈、哈……”他摇头晃脑,高兴得立即把石鼋装走。
 数百名老百姓被凶恶的衙役、差人用鞭子赶着,乘船来到了鼋山上。人们心里都明白,石鼋是大禹王留下镇水龙的宝贝,是给太湖一带人民赐恩降福的圣物,都舍不得搬走。
 朱勔指定人在石鼋四只脚和头颈上结上了五根又粗又大的麻绳,老百姓含着眼泪抬起杠子,但十来根框子压弯了,石鼋却一动也不动。又添了几十人,吆五喝六,齐动手,还是扛不动,最后连杠子都折断了。老百姓个个精疲力尽,人人怨声不迭。
 这时有人说,这鼋是神物,它一发怒就不得了!朱勔听了,勃然大怒,说自己是皇帝派来的,什么神物不神物?石鼋抬不走,就给我把鼋头敲掉!
 狗腿子得了话,鸡毛当令箭,抡起铁锤便朝鼋头打去。忽听得轰隆一声巨响,金光四射,断了的鼋头顺着山势滚下湖去。顿时狂风呼啸,浊浪四起,浪涛象小山一样向山上涌来。一个巨浪卷过,把朱勔和狗腿子卷到太湖里去,连船也被打得粉碎。
 从此,那湖水里又出现了一座小山,活象鼋头。于是后人把原来的鼋山称为“鼋背山”,把旁边的小山称为“鼋头山”。

(宋钊 整理)

鼋头渚

117 鼋头渚

位于无锡市西南充山半岛前端,伸入太湖,以其形若鼋头而得名,是观赏太湖风光的理想之处。园林布局依山傍水,以天然风景为主,别具一格。郭沫若写下“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盛赞其美景。半岛顶端立有“鼋头渚”石碑。主要游览区,是从长春桥经“湖山春深”、灯塔、涵虚亭、横云石壁到澄澜堂、万浪桥一带。近年又新辟“鹿顶迎晖”景点。

☚ 寒山寺   瘦西湖 ☛
鼋头渚

鼋头渚

位于市西南充山半岛(又称南犊山)前端。为一巨石,伸向太湖,状似鼋头欲饮水然,故名。景区依山傍水,岸折,径曲,林幽,花繁,绿荫中辅以楼阁亭台,四时朝晚、阴晴雨雾意境风致各异。面积20公顷。入“太湖佳绝处”牌坊,过花房、涵万轩,抵长春桥,此处遍种樱花。向南登几十级石阶,即达鼋头渚,鼋头上有巨石,正面刻“鼋头渚”三字,背刻“鼋渚春涛”。伫立渚头极目远眺,白帆点点,湖天一色。由此而上,有涵虚亭、澄澜堂,堂宽畅豁达,抱柱上楹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拂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渚上最高处为光明顶。还有飞云阁、七十二峰仙馆、藕花深处、小南海、云逗楼、花神庙、霞倚亭、阆风亭、劲松楼、万浪桥诸胜。鼋头渚山水景色旷放,明人华云《鼋头渚》诗曰:“路入桃源九曲环,早春舟放碧云间。路台倒映参差树,玉镜平开远近山。片片峰霞开庵昼,微微石溜起潺湲。胜游况值云霄客,共羡轻鸥去不还。”近人郭沫若诗云:“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 蠡园   2. 江阴市 ☛

鼋头渚

位于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之滨,南犊山西端。三面环水,形如突入湖中的鼋头,故名。1918年开始建园,解放后经精心构筑,成为著名中外的游览胜地。特点是天然风景为主,人工修饰为辅。大致分四个景区:1.从太湖佳绝牌坊至长春亭,经藕花深处到诵芬堂;2.从鼋头、涵虚亭到澄澜堂;3.从飞云阁登劲松楼和万浪桥;4.从七十二峰仙馆、小南海至光明亭、花神庙。游人可从不同角度观赏太湖风光。

鼋头渚

Tortoise Head Garde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