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衣繡有白黑色斧形花紋的禮服。王粲《神女賦》:“襲羅綺之黼衣,曳縟繡之華裳。”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黼衣 黼衣 fúyī 古代繡有黑白相間斧形花紋的禮服。始見於先秦。《荀子·哀公》:“黼衣黼裳者,不茹葷。”《漢書·韋賢傳》:“黼衣朱紱,四牧龍旂。”顏師古注:“黼衣,畫爲斧形,而白與黑爲彩也。”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用具部 > 帝王 > 黼扆 > 黼衣 黼衣 fǔyī 黼衣fǔyī绣有黑白斧形花纹的祭祀礼服。《荀子·哀公》:“黼衣、黻裳者不茹荤,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唐杨倞注:“黼衣、黻裳,祭服也。白与黑为黼。”汉蔡邕《独断》卷下:“郊天地,祀明堂则冠之,衣黼衣,佩玉佩,履絇履。”《汉书·韦贤传》:“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旗。”唐颜师古注:“黼衣,画为斧形,而白与黑为彩也。”汉王粲《神女赋》:“袭罗绮之黼衣,曳缛绣之华裳。”《文选·韦孟·讽谏诗》:“黼衣米黻,四牡龙旗。”唐李善注:“应劭曰:黼衣,衣上画为斧形,而白与黑为采。”《太平御览》卷六九○:“昔帝尧王天下黼衣、絓履,不弊尽不更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