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黼fǔ

古代禮服上白與黑相間如斧形的花紋。見“黼黻”。

黼fǔ

有黑白相间花纹的绣裳。《小雅·采菽》一章:“又何予之?玄袞及黼。”毛《传》:“白与黑谓之黼。”郑《笺》:“黼,黼黻,谓絺衣也。”朱熹《集传》:“玄袞,玄衣而画以卷龙也。黼,如斧形,刺之于裳也。”《大雅·文王》五章: “厥作裸将,常服黼冔。”毛《传》:“黼,白与黑也。”冔,冠冕。黼,饰有黑白相间花纹的礼服。

☚ 麓   蹶 ☛

读音f·u(ˇ),为u韵目,属u—ü韵部。方矩切,上,麌韵。
❶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上一条: 下一条:

黼fǔ

古代礼服上绣的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
 △ ~黻(常比喻华丽的词藻)。

黼fǔ

❶黼黻,絺衣也。《詩經·小雅·采菽》: “又何予之,玄兖及黼。” 鄭玄箋:“黼,黼黻,謂絺衣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黼,音斧,徐又音補。”
❷黑白采。《周禮·春官·司几筵》: “凡大朝覲,大鄉射,凡封國命諸侯,王位設黼依。” 鄭玄注: “斧謂之黼,其繡黑白采,以絳帛爲質。” 陸德明《經典釋文》: “黼,音甫。”《儀禮·士昏禮》: “女從者畢袗玄, 纚被顈黼,在其後。” 鄭玄注: “《周禮》曰:白與黑謂之黼。”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原料部 > 印染 > 黼
黼  fǔ

花紋之一種。舊時常繡於禮服上,黑與白兩色相間,形狀如斧形。《説文·黹部》:“黼,白與黑相次文。”《書·顧命》:“王麻冕黼裳,由賓階隮。”孔穎達疏:“黼裳者,冕服有文者也。”《詩·小雅·采菽》:“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參見本類“黼純。”

*fu

EDEB
古代礼服上绣的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黻。

装饰性的花纹

装饰性的花纹

花饰
古代绣在衣上的花纹:
古代礼服上绣的花纹:黼黻
古代礼服上绣的白黑相间的花纹:
古代礼服上黑青相间的花纹:
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图案
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降龙
嵌饰在器物上的金银花纹:钑镂
器物上隆起的雕纹:
用金银刻镂的花纹:钑花
用金银玉具等物镶嵌的界格花纹:钿窠
窗户上镂空的花纹:绮疏
棺材罩幕四角所画的如蚁的花纹:蚁结

☚ 花纹   斑点 ☛

黼fǔ

❶“黼领”的省称。《群经平议》卷一一:“黼,谓黼领也。”《大金集礼》卷二九:“袆衣,深青罗织成翚翟之形……青纱中单,素青纱制造,领织成黼形十二。”
❷礼服上黑与青两色相间的一种花纹,形如两“己”相背。《尚书·益稷》:“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𫄨、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唐颖达疏:“黻,谓刺绣为己字,两己字相背也。”《说文解字·黹部》:“黻,黑与青相次文。”汉刘向《说苑·修文》:“士服黻,大夫黼。”

黼fǔ

(古时礼服上绣的半白半黑的花纹) square patch on official costume embroidered with white and black patterns
◆黼黻文章 polished composition;decorative [high- flown] prose

黼fu

embroidered pattern of black and white on ancient official robes

金文;篆fǔ

[黹(意符)+甫(聲符)→黼(《説文》:“黼,白與黑相次文。從黹,甫聲。”黼:古代禮服上繡的半黑半白的花紋〈黼座〉。黼黻:1.古代禮服所繡的花紋;2.比喻華麗的辭藻〈黼藻〉。)]

黼fǔ

19画 业部 〈书〉 绣在礼服(或绘在礼器)上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 ~衣|~巾|~黻(又喻指文采)。

黼()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皇帝躬臨幸之,正法服負黼扆。

胡明相墓誌,北魏
吉凶有兆,倚伏無期,奄辭黼帳,方即泉扉。

元信墓誌,北魏
綿世章黼,蔚乎有聞。

郭寵墓誌,隋
衣傳黼黻。

張盈妻蕭餝性墓誌,隋
旌黼黻之華。

盧憕墓誌,唐
若乃黼藻文章。
《説文》: “黼,白與黑相次文。从黹甫聲。”

☚ 黹   黻 ☛
000024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