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黠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黠鼠

黠鼠

宋代寓言。北宋苏轼著。《东坡全集·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 鞭贾   倏忽与浑沌 ☛

黠鼠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 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 岂其鬼耶?”覆而出之, 堕地乃走,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东坡全集·黠鼠赋》


 【注释】
 ①苏子:苏轼自谓。②嘐嘐聱聱(jiao jiao ao ao):象声词,鼠啮声。
 【意译】
 苏先生暮夜静坐,听到有老鼠开始咬东西。他拍响床架来吓它。那声音刚停一下马上又响起来。就叫书童用蜡烛照着去寻找,看到一只空袋子,从中传出嘐嘐聱聱的响声。他说:“嘻,这是只被关在里边逃不出去的老鼠。”打开袋子看,安安静静什么都没有,拿着蜡烛仔细搜寻,才发现里边有只死老鼠。童儿奇怪地说:“刚才还在咬东西,怎么这么快就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它的鬼吗?”就把袋子翻过来,倒出那死鼠。谁知那老鼠一到地上马上就跑掉了, 即使有一个很敏捷的人在, 也拿它没办法。
 【解说】
 传说,这则故事是作者十一、二岁时所作。就是读文言原文,仍给人清丽、亲切,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整个故事,质朴生动,栩栩传神,童子的惊讶,老鼠的狡黠,如画如见,恍如可即。若传说属真,作者的早慧,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夫,真叫人惊叹不已。但是,当作者把它作为一则寓言向他儿子讲述时,就从中引发了非常深奥的道理。他首先指出,“有生莫智于人”,人是生物中最聪明的,但有时也会“堕此虫之计中”,被狡黠的老鼠骗了,看着原来“见闭而不得去”的老鼠“堕地乃走”,而“莫措其手”,实在大可叹惋。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就是说因为不能专心一致,仅从表面现象观察问题,只听得老鼠咬东西而未考虑到它在使计,就上了它的当,让它逃了。接着作者再度指出:“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人们能够击碎一块价值昂贵的璧玉而不动声色,却不免有时因打破一只锅子而失声惊叫;人们有勇气有智慧能够搏杀猛虎,却不免偶然碰到一只马蜂或一条蝎子时因惊慌失措而变色。这都是用心不专,思虑不周的过失呀。所以他希望儿子从“黠鼠”得到教训,“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即要多学勤记,专心一致,不思旁骛,不作表面文章,这样才能在突变发生时不致“莫措其手”。
 【相关名言】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博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苏轼


 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

——法国·福楼拜


寓言“黠鼠”注释、翻译和解说 - 可可诗词网

黠鼠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 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 岂其鬼耶?”覆而出之, 堕地乃走,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东坡全集·黠鼠赋》


 【注释】
 ①苏子:苏轼自谓。②嘐嘐聱聱(jiao jiao ao ao):象声词,鼠啮声。
 【意译】
 苏先生暮夜静坐,听到有老鼠开始咬东西。他拍响床架来吓它。那声音刚停一下马上又响起来。就叫书童用蜡烛照着去寻找,看到一只空袋子,从中传出嘐嘐聱聱的响声。他说:“嘻,这是只被关在里边逃不出去的老鼠。”打开袋子看,安安静静什么都没有,拿着蜡烛仔细搜寻,才发现里边有只死老鼠。童儿奇怪地说:“刚才还在咬东西,怎么这么快就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它的鬼吗?”就把袋子翻过来,倒出那死鼠。谁知那老鼠一到地上马上就跑掉了, 即使有一个很敏捷的人在, 也拿它没办法。
 【解说】
 传说,这则故事是作者十一、二岁时所作。就是读文言原文,仍给人清丽、亲切,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整个故事,质朴生动,栩栩传神,童子的惊讶,老鼠的狡黠,如画如见,恍如可即。若传说属真,作者的早慧,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夫,真叫人惊叹不已。但是,当作者把它作为一则寓言向他儿子讲述时,就从中引发了非常深奥的道理。他首先指出,“有生莫智于人”,人是生物中最聪明的,但有时也会“堕此虫之计中”,被狡黠的老鼠骗了,看着原来“见闭而不得去”的老鼠“堕地乃走”,而“莫措其手”,实在大可叹惋。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就是说因为不能专心一致,仅从表面现象观察问题,只听得老鼠咬东西而未考虑到它在使计,就上了它的当,让它逃了。接着作者再度指出:“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人们能够击碎一块价值昂贵的璧玉而不动声色,却不免有时因打破一只锅子而失声惊叫;人们有勇气有智慧能够搏杀猛虎,却不免偶然碰到一只马蜂或一条蝎子时因惊慌失措而变色。这都是用心不专,思虑不周的过失呀。所以他希望儿子从“黠鼠”得到教训,“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即要多学勤记,专心一致,不思旁骛,不作表面文章,这样才能在突变发生时不致“莫措其手”。
 【相关名言】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博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苏轼


 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

——法国·福楼拜

黠鼠哈鼠hǎ fǔ

喻狡诈。例:当官贪财者,都是些~子货,他们恃恑挑(tǎo)榜棰,你还抓不住门(xǐ)!
❍ 这人~狡诈,跟老鼠一般,都爱偷着吃(指暗贪、暗色)。
孙源湘《开仓谣》:“官来前,黠如鼠;吏待旁,怒如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