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默里人格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默里人格理论

默里人格理论moli renge lilun

由美国心理学家H.A.默里首创。他把自己的人格理论称为人格学(personology),其核心是需要—压力理论。他受弗洛伊德和勒温的影响,认为心理是动力性的,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原动力是以大脑生化过程为基础的“需要”。存在于生活体外妨碍目标实现的各种环境条件,统称为“压力”。人的全部复杂的行为,都可以用特定的需要和特定的压力相结合的简单形式来解释。这种需要一压力的结合关系,又叫做“主题(thema)”,是一个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插曲(episode)”的力学结构,也是环境同生活体的相互作用。简单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就成为复杂的主题。人的一生,就是主题复杂的连续。根据这种需要一压力理论,默里和他的同事一起创立简称为“TAT”即主题统觉测验。TAT,就是从被试者与测验刺激“相互作用”所揭示的主题中推断出这个人的需要及人格倾向性特点的。默里极其重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概念,同时,又提出人格结构的第四个方面——自我理想。他认为本我是原始的、不能被接受的冲动组织,是人格结构中最基本的能量,是情绪和需要的源泉,有些是社会和自己都能接受的。默里的这一观点与精神分析学家所说的本我是一种非社会的或反社会的这一观点不相一致。关于自我和超我的观点同弗洛伊德相一致。自我理想与超我有密切关系,它可同超我接近一致(在正常人中),也可能与超我相反(在罪犯或精神病患者中)。在默里的人格形式学说中,接受了精神分析学说关于幼儿情结的概念,承认S.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肛门、口腔和阉割情结,强调几种隐退情结。同时,还强调了社会、文化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 霍兰德人格理论   默里需要论 ☛
默里人格理论

默里人格理论Murray’s personalitytheory

美国心理学家默里(Murray,H.A.)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以需要-压力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理论。需要-压力学说基于两个基本假设: (1)需要的心理学意义可以从个人的行为推知,因为,需要是个人的组织倾向,它使个人的行为带有整体性和方向性。(2)环境的心理学意义可以从个人对环境事件的解释推知,被个人知觉解释的环境事件称为压力。默里认为,需要是人格中的核心结构,理解了个人的需要,也就理解了人的人格。他根据临床调查发现,主要的需要包括谦卑、成就、接纳、攻击、自主、克服失败、防卫、支配、表现、避免伤害、避免羞辱、哺育、游戏、否定他人、感官愉快、性、理解事件和人生等。在这众多的需要中,既有生物的,也有非生物的;既有可以公开表达的,也有因社会规范的限制而隐藏于内的;有人被某几种需要所驱使,有人受另 一些需要所支配。默里认为,个人的行为既受需要的驱动, 又受环境压力的制约。压力有两种:一种是现实存在的能够影响行为反应并被主体觉知到的环境事件,称为α压力;另一种是主观想像的压力,称为β压力。β压力又分为个人β压力和团体β压力, 前者指个人对环境事件持有的独特的解释;后者则指群体对同一环境事件所持的共同解释。当需要与压力相一致时,个人心理上就会形成 一种平衡状态;相反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个人便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严重失去平衡的个人需要接受治疗以恢复心理上的健康。

☚ 墨菲人格理论   默里需要说 ☛
默里人格理论

默里人格理论Murray's personality theory

亦称“需要-压力理论”。默里于1938年创立的人格理论。主张用人格学代替人格心理学。受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童年期的重要性以及人格结构的观念的影响,但更重视人格的社会因素。与弗洛伊德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格的研究对象,默里研究正常人的人格,而弗洛伊德则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默里以整体观研究人格理论,强调人格是由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在默里的人格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需要和压力。默里将人格界定为有目的的、动态的、连续的活动模式,这种模式贯穿于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需要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它能引起一系列行为反应。默里区分了作为人基本要素的心因性需要(类似于人格心理学家所描述的特质)。默里还引入压力这一概念,认为压力是指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以决定行为的一种情境势力。情境分为两种,一为现实情境(亦称α压力),二为虚拟情境(亦称β压力)。默里还在弗洛伊德“超我”概念的启发下,提出“自我理想”这一概念,指个人的希望,即个人对未来某一时刻的自我所持的看法,并称其为人格的第四个方面。默里的人格理论导致了后来大量的研究,但这一理论亦有明显的缺陷: 一是未注意到学习对行为变化的影响,二是没有解释需要发展的过程,三是该理论难以进行经验主义的检验。

☚ 罗杰斯自我论   需要-压力理论 ☛
默里人格理论

默里人格理论

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提出。主要内容是需要-压力学说,这一学说有两个基本假设: (1) 个人行为可以推断需要的心理学意义。需要是人格的核心,理解了人的需要,也就理解了人格。(2) 个人对环境事件的解释推知可以推断环境的心理学意义。个体行为不仅受需要的驱动,还受环境压力的制约。当需要与压力相一致时,个体会形成一种平衡的心理状态;如果个体的心理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便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 墨菲人格理论   荣格人格理论 ☛
000014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