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苗民起义清咸丰(1851—1861)年间*陶新春领导的贵州赫章、毕节等地苗民起义。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及各地人民起义的影响下, 陶新春与其弟陶三春及杨光宗于1859年(咸丰九年)在韭菜坪发动起义。首先攻下当地三个土目衙门, 旋又攻占赫章与毕节间交通要隘七星关, 一时声势大振。义军以苗族为主,并有彝族、布依族和汉族群众参加。以毕节县猪拱箐为根据地。聚众十余万人。实行屯垦,筹划粮食。边生产、边战斗。1861年夏, 与进入黔西北的太平军石达开部相呼应, 联合打击清军。1862年(同治元年)春,陶新春、陶三春分别率部转战贵州与云南东北、四川南部等地,与黔北号军,岩大五领导的黄旗军控制了黔西北大部分地区。1866年清云贵总督劳崇光派署理云南布政使岑毓英率滇军进攻。1867年8月16日猪拱箐陷落,起义失败,陶新春、陶国瑞、张项七等先后被俘,部分起义战士突围继续斗争,有的加入岩大五领导的苗民起义军, 一直斗争到1871年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