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鼎
铜石并用时代龙山文化。高16厘米,口径23.8厘米。山东省日照县两城镇遗址出土。古代炊器。两城镇的陶器以黑陶为主,磨光黑陶占较大比例。此陶鼎即为一件典型物。器物为轮制成形。鼎身作盆式,大口圆唇,直腹,平底。口沿有三个突鼻,腹部饰凸弦纹五周。器底有三足,由三个直线附加堆纹和两圆形镂孔构成鸟首形。这种足又被称为“鬼脸足”,“人面式足”,是山东龙山文化的特色。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铜石并用时代的一类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根据几十年的发掘和研究,考古工作者根据地区差异将龙山文化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多年。这几种龙山文化各有特点,以陶器为例,山东龙山文化中蛋壳黑陶较为突出,而有些地区的龙山文化中黑陶并不占显著位置,却以灰陶为主。此外山东龙山文化遗存中还发现了精美的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