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黑钙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黑钙土chemozem

温带半干旱气候草原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均腐殖质土壤。黑钙土原文来自俄文Чернозем,为黑色土壤之意。早在1763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М.В.Ломоносов)于科学文献中指出此名称,继由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В.В.Докучаев)列入他1886年制定的土壤分类体系中。之后,世界许多国家的土壤分类中均应用“黑钙土”名称。1988年的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中也有“黑钙土”集合土类。中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使用“黑钙土”名称,在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分类(1958)中曾一度改称为“石灰性黑土”、“火性黑土”(土类)。1978年《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及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地分类(1988)中又恢复黑钙土(土类)名称。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1)中列入均腐殖质土纲,半干润均腐殖土亚纲的黑钙土土类。在1975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黑钙土属于软土纲的多种类型:冷冻性冷凉软土、粘化冷冻软土、钙化冷凉软土、粘化半干润软土、弱发育半干润软土、钙质半干润软土等。黑钙土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草原地区,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的面积尤大,在北美大陆中部草原呈南北带状分布于美国及加拿大境内。中国的黑钙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及内蒙古东端,即在松嫩平原、松辽分水岭地区和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在新疆昭苏盆地、华北的燕山北麓、阴山山地、甘肃祁连山脉东部的北坡、青海东部山地、新疆天山北坡及阿尔泰山南坡等地的山地土壤垂直带中也有分布。
形成条件 黑钙土地区冬季严寒,夏季温和。年平均温度为-3~3℃,七月平均气温为20~22℃,一月平均气温为-13~-28℃,≥10℃积温1600~3000℃,土壤冻结深度超过1.5米。年降水量350~450毫米,春季干旱,多风,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干燥度≥1。成土母质有黄土状洪积—冲积物,冰水沉积物、河湖相沉积物,亦有风积物及基岩风化的残积、坡积物。地形为平坦宽阔的平原、高平原、山前台地或河谷盆地。地下水位深约5~10米,地下水矿化度0.7~0.8克/升。植被为旱生杂类草(以针茅、兔毛蒿为主)草原和草甸草原(见彩图47),草层高度一般15~20厘米,高的达50厘米,覆盖度60%~70%,植物地上部分年干重约为1.28~2.03吨/公顷,1米土层根量约9.75吨/公顷。
形成过程 黑钙土存在明显的腐殖质积累过程和钙积过程。草原植物根系分布虽深,但大部分(约占总根量85%),集中在表层15厘米左右土层中,故有机质也以表层最集中,向下呈舌状延伸。夏季降水较集中,可溶盐被淋洗出底层,钙镁的碳酸盐淋滤至一定深度即淀积下来,形成有眼状斑、假菌丝体的钙积层,在淋滤作用较弱的干旱区,表层即有石灰反应。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形部位,伴存草甸化过程,有可溶盐积累。
基本性状 ❶黑钙土土壤剖面自上而下为腐殖质层、腐殖质过渡层、钙积层和母质层(见彩图46)。腐殖质层,暗灰色,厚约30~50厘米或以上,有机质含量表层可达50~80克/千克,少者20~30克/千克。腐殖质组成以胡敏酸为主。大部分腐殖质与钙相结合,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土壤结构。表层多粒状或团块状结构。一般为砂壤土至粘壤土,无石灰反应。过渡层的腐殖质呈舌状向下延伸,颜色较浅,呈石灰性反应。钙积层出现在50~90厘米,多石灰结核及眼状斑。
❷表层呈中性pH7.0~7.5,向下转为碱性(pH8.0~8.5)。可溶盐已淋失,铁铝氧化物一般不移动。阳离子交换量30~40厘摩(+)/千克,以钙镁离子为主(见表)。土壤粘土矿物有蒙脱石,蛭石和水云母。黑钙土的氮、磷、钾含量比较丰富。
❸土壤水分状况受半干旱气候的影响。春季是土壤水分干旱期,表土层可降到凋萎湿度以下;夏季是湿润期,可达到田间持水量;秋季又进入干旱期,冬季蒸发减少,土壤水分稍有贮存。总的看来,土壤常年供水量较少,属非淋溶水分类型。

黑钙土的化学性质(黑龙江省依安)

层次深度
(cm)
pH碳酸钙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粘粒(<2μm)
(%)
粘粒分子率
(g/kg)SiO2/Al2O3SiO2/R2O3
A
AB
Bca
C
0~18
18~48
48~155
155~200
7.20
7.50
8.00
7.90
22.4
23.6
50.9
23.6
33.02
22.81
8.83
8.15
1.90
1.10
0.72
0.50
0.49
0.52
0.40
0.48
21.05
20.87
21.60
22.98
42.0
43.0
45.0
50.0
6.55
6.58
6.49
6.35
5.35
5.40
5.37
5.23

引自《黑龙江土壤》,农业出版社,1992,197页。
主要亚类 根据腐殖质积累过程和钙积过程的强度以及草甸化过程,盐渍化过程等附加过程出现的情况黑钙土分为四个亚类。
淋溶黑钙土 腐殖质层在50厘米以上,在1米到1.5米内几乎不含石灰,有时可能有铁、锰结核。
普通黑钙土 即典型黑钙土,腐殖层厚约30~50厘米; 表层呈中性,在50厘米到1米以内有碳酸钙淀积,呈石灰结核或眼状斑。
碳酸盐黑钙土 腐殖质层厚约20~30厘米,全剖面有石灰反应,表层CaCO2含量可达20克/千克,在50厘米左右可增至50~100克/千克,甚至更多,风大,干旱,易受风蚀,西部与栗钙土相邻。
草甸黑钙土 分布于河谷阶地,地下水位较高处,腐殖质层厚50厘米以上,腐殖质含量较多,(50~80克/千克)质地较粘,下有钙积层,受地下水影响,表层有轻度盐渍化性状,下层有锈斑和铁、锰结核。(见图)。
利用改良 黑钙土有机质和养分丰富,潜在肥力较高。但本区十年九春旱,土壤水分不足,春夏常有大风,夏季多大雨,极易引起风蚀和水蚀。黑钙土适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应坚持农、林、牧综合利用的方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盲目开垦、广种薄收,引起地力减退和土壤侵蚀。开发农业应选择地形平缓、土层深厚的黑钙土和水分状况较好的草甸黑钙土,且必须配


黑钙土不同亚类碳酸钙淋淀状况

合营造防护林网,等高条植牧草带,等高耕作,以防止水土流失,注意发展灌溉,实行保墒耕作法,施用粪肥,轮种作牧草、绿肥,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适种作物有春小麦、土豆、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甜菜等。黑钙土有广阔、优质的天然草场,很适于发展畜牧业,应注意草场规划和饲草地、饲料地、放牧地建设,合理轮牧,防止过牧引起草场退化和土壤侵蚀。(见彩图48)

黑钙土chernozem

温带半湿润气候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均腐殖层和碳酸钙淋溶淀积层的土壤。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中南段东西麓的草原地区,向西南延续至燕山北麓和阴山山地的垂直带上,新疆昭苏盆地、天山北坡等地也有分布。其成土过程具有腐殖质积聚和钙积化等特征。全剖面由腐殖质层(A)、腐殖质舌状过渡层(B)、钙积层(Bca)和母质层(C)组成。腐殖质层30~50 cm,灰黑至黑色,有机质含量5%~8%,高的达15%以上,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钙积层多出现于50~90 cm,碳酸钙含量8%~20%,黏粒含量较表土层略有增高。表层pH约7.0,向下逐渐变为8.0~8.5。二三氧化物在全剖面很少移动。成土母质以黄土为主,质地多为粉砂壤土至黏壤土。黑钙土肥力高,表土层有大量团粒结构,大多已垦为农田,为大豆和粮食作物的生产基地。

黑钙土

形成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草甸草原和草原植被下的土壤。腐殖质层一般厚约30~50 cm,个别可达70~80 cm。腐殖质过渡层厚约20~50 cm,钙积层在60~90 cm以下,厚约30~50 cm,母质层为棕黄色的黄土状壤土。分为5个亚类:黑钙土、淡黑钙土、石灰性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和盐碱化黑钙土。

黑钙土

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世界各大洲都有分布,以欧亚大陆分布最广。中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部两侧、松辽平原、燕山北麓和阴山山脉等垂直带上。西北地区也有少许分布。土壤腐殖质层呈黑色,厚度较大,有机质含量丰富,团粒结构良好;心土层为钙积层,有强石灰反应。呈中性到微碱性反应,pH6.5—8.5。土壤肥沃,宜农宜牧。

黑钙土

黑钙土

属钙层土纲。是在草原及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形成的地带性土壤。它处于寒冷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干燥度为1.5~3.5,年平均气温0~5℃,土壤冻结长达半年以上,冻土厚度0. 5~1米。成土母质多为黄土状沉积物或残积坡积物。主要分布在西秦岭海拔2 400~2 700米、祁连山段及甘南高原海拔2 700~3 000米之间。在水平分布上处于黑土与黑垆土的过渡带,常和黑土、山地草甸土交错在一起。在垂直分布上位于灰褐土之下,栗钙土之上,多与森林灰褐土交错分布, 为林区山地阳坡或森林砍伐后生草过程已成为主要的成土过程的林间空地。全省共有黑钙土614万亩,其中张掖29.24万亩,武威191.98万亩, 金昌市120. 56万亩, 白银14.75万亩, 定西18.49万亩,临夏24. 25万亩,甘南153.64万亩,陇南61. 27万亩。在黑钙土中,黑钙土亚类228万亩,石灰性黑钙土323万亩,淡黑钙土34万亩,草甸黑钙土28万亩。植被属森林草原或草甸草原类型,主要灌木有金露梅、黄檗、蔷薇、沙棘、忍冬等,覆盖率常达30%~50%; 草本植物以紫针茅、蒿草、披碱草、早熟禾为主, 覆盖度在90%以上。在成土条件下, 土壤形成发育进行着腐殖质积累和碳酸盐淋溶两个过程,其特点是:(1)腐殖质积累强度大,发育层次明显而深厚。茂密的草原植被是以密丛型禾本科植物紫针茅、披碱草及蒿草为主, 根系纤细密集,分布深达1米多,死亡更新时会给土壤中遗留大量的有机物质,在湿度大、温度低的状况下,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缓慢,土壤中的腐殖化过程大于矿质化过程,积累量日渐增大,以致形成深厚的含量高的腐殖层。(2)碳酸钙淋溶强度大。在多雨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大量有机酸作用下碳酸盐从表层开始均有不同程度的淋溶,以至淋溶至深层而聚积。与此同时小于0.001毫米的粘粒也以重力形式随之下移,两者结合而在深层形成了明显的CaCO3含量显著高于上下层的钙积层。同时在上层结构面上有点状、菌丝状和斑点状碳酸钙聚积体。一般耕后的腐殖层厚50~70厘米, 有机质分布上多下少, 平均含量4%~5%,全氮平均0.34%,C/N为10~18,黑棕色, 屑粒状结构, 垒结疏松, 无石灰反应, PH值7.1~8.7,中性,下部有零星假菌丝体。黑钙土的分布区内,一般在地形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较多,牧草优良,产草量高,是理想的冬春牧场。但由于经常超载放牧,草场很难休养生息,造成毒草滋生蔓延,草量减少,草场退化,严重影响畜牧业的正常发展。改良利用措施:(1)加强草场管理,实行以草定畜,合理放牧。牧区应推行轮牧制,对退化严重的草场应采取封查措施或建立人工草地, 恢复植被, 提高草场质量。(2)防止乱耕乱垦,保护土壤。对于以开垦的应逐步退耕还林还牧,保持生态平衡。(3) 发展林业, 提高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

☚ 黑垆土   栗钙土 ☛
000044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