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黑热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黑热病hēi rè bìng

一种寄生虫病。1935年《科学》第十九卷第六期:“黑热病,即旧时所谓痞块病。”◇黑病、巨脾病。

黑热病

黑热病heirebing

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白蛉为传染媒介。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在人体内脏网状内皮系统,有时也侵犯皮肤网状内皮系统。其生活史分为两个阶段: 利杜体阶段和前鞭毛体阶段。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病犬或患病的野生动物。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白蛉。当白蛉叮咬病人或病犬时,吸入含有利杜体的网状内皮细胞,进入白蛉胃内3日后发育成前鞭毛体,含有前鞭毛体的白蛉再次叮咬人时,使人体感染。发病年龄以青少年为主,成年中男性多于女性。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人体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后,该虫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生长繁殖,使网状内皮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使肝、脾、淋巴结肿大及骨髓增生。脾功能亢进时,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而球蛋白明显增加。久病后皮肤色素增加而发黑,这便是该病名称的来源。潜伏期为10个月~2年以上,多为3~5个月。主要病状是长期不规则发热、贫血,消瘦、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和血浆球蛋白增加。病人如不给予特效治疗结果大都死亡。目前,国内常用葡萄糖酸锑钠的水溶液治疗黑热病。该药可作静脉或肌肉注射,其疗效迅速显著,是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病人应卧床休息,给高蛋白饮食及多种维生素,同时要注意口腔和皮肤卫生。预防黑热病首先是管理传染源,彻底治愈病人,杀死传染病的狗。其次是切断传播途径。于白蛉繁殖季节,在住宅附近用药物喷洒杀灭白蛉; 堵塞墙缝,清除垃圾,减少白蛉的孳生地。并用细孔蚊帐,避免白蛉叮咬。

☚ 狂犬病   血吸虫病 ☛

黑热病kala-azar

又叫内脏利什曼病,系由杜利什曼原虫所致,通过白蛉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流行于印度、地中海和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在我国已基本消灭)。患者主要为青年和儿童。本病基本病理改变为网状内皮细胞显著增生。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疲乏、消瘦、皮肤色素增深、肝脾肿大等。锑制剂对本病有效。

黑热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由叮咬过病人或病犬的白蛉传播。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贫血、消瘦、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血浆球蛋白增加为特征。主要用五价锑剂(如斯锑黑克)治疗。预防措施:扑灭白蛉,捕杀掩埋病犬。

黑热病kala-azar

亦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白蛉为传播媒介。本病分布于欧、非、亚、拉美等洲,在我国流行于长江以北的广大农村中。在我国西北等山丘地区,黑热病病犬为主要的传染源;在西北荒漠内某些野生动物可能是储存宿主而成为自然疫源。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表现主要是长期的不规则发热和脾脏显著肿大,常因继发感染而死亡。从骨髓、脾、肝或淋巴结内查见原虫为确诊依据,荧光抗体等免疫诊断试验等亦有助于诊断。葡萄糖酸锑钠(斯锑黑克)为本病特效药。

黑热病

黑热病

黑热病或称内脏利什曼病,于我国系由杜氏利什曼原虫(也称利朵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利什曼原虫于人体内呈圆形或椭圆形利朵体,当传播媒介白蛉叮咬患者时吸入含利朵体的大单核细胞或网状内皮细胞,原虫于白蛉体内发育为鞭毛体。当白蛉叮咬人时原虫又侵入人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经血流达各脏器,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生长繁殖,直至细胞不能容纳而破裂,逸出的利朵体又被其他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再行繁殖,因而引起网状内皮细胞的大量破坏和增生。此种病变以肝、脾、骨髓、淋巴结等为主。本病流行于亚、非、欧、美各地。解放前在我国以长江以北地区发病较多,见于15个省市,目前在我国已十分少见。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犬利什曼病与黑热病的传播有一定关系,西北地区多见犬利什曼病。儿童发病与病犬关系甚为密切,故西北地区儿童患者较多。中华白蛉为我国主要传染媒介,本病亦可由输血及经胎盘感染,但甚罕见。成人患者男多于女,而5岁以下则无性别差异。白蛉繁殖季节 (5~9月)之后病人开始增加,冬季达高峰。
潜伏期一般3~5月,短者10天,长可达1~2年。起病缓慢,多呈不规则发热,50%病儿可出现双峰热,热上升时可有寒颤,继而高热,出汗,伴消瘦,贫血,腹部膨隆,肝、脾肿大,尤以脾大为主,可达盆腔。病程常反复缓解和加重。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降低为其特征。血浆白蛋白减少,球蛋白显著增加,故使球蛋白沉淀试验(蒸馏水试验、甲醛凝集试验、锑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等) 可呈阳性。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可达95%以上。脾、骨髓、淋巴结穿刺液涂片、培养、动物接种找到病原体可确诊。本病需与伤寒、疟疾,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相鉴别。治疗以锑剂为主,葡萄糖酸锑钠小儿总剂量150~200mg/kg,等分6次,每日1次,体弱者可每周二次,肌注或静脉缓注,最大一次量不超过1g。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咳嗽、鼻衄等副作用;心、肝病患者慎用。锑剂无效时可考虑采用戊烷脒(Pentam-idine)、二脒𦻘(Stilbamine)或二性霉素B,但此三药毒性较大。必须同时重视对症及一般治疗。预防以普查、普治传染源及消灭白蛉为主。

☚ 弓形体病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特点 ☛

黑热病

黑热病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吾买衣 艾斯外德,是指发高烧,日见消瘦,肝脾肿大,肤色发黑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热病。病因多由原是黑热病患者被一种白蛉或臭虫叮咬后,再叮咬健康人,或患黑热病毒素的狗咬伤人所致。此病病菌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到达毛细血管迅速蔓延全身,甚至累及骨髓,引起肝、脾、腺体肿大,并诱发肠溃疡等。多见于20岁左右轻壮年人。
症见初始连续2—4星期发烧,出现贫血,肤色铁青,消瘦无力,肝脾肿大,时有鼻血,牙龈出血,大关节疼痛,全身水肿,甚至腹水等。病期持续几月,有的长达一二年。本病并发口中或它处出血,水肿,腹泻,腹绞痛,肛、肠溃疡;有人并发肺炎或肺痨等,小儿则并发蛾口疮等。本病应与疟疾和肠伤寒加以区别,要点为本病每日发热有两次,脾肿较重,皮肤发黑。昔日此病愈后多为不良,即大多死亡。目前只能在早期进行正规治疗,则大多可望治愈。治宜清热退烧,清除邪毒为主。发病前3天内,每晨方用古丽坎尼 克孜力古丽 花膏与艾热克 卡森蒸露、艾热克 木库 蒸露、艾热克 夏塔热 蒸露、艾热克 合拉非 艾斯外德 蒸露、艾热克 巴地洋 蒸露、斯坎吉本 白祖日 醋糖浆同服。而后两星期用玫瑰花、小檗实、清泻山扁豆、马齿苋子、大黄、天竹黄、水洗虫胶、樟脑、苦艾蒿、西红花、柽柳实、香茅、甘松、龙芽草研细,过萝与罗阿比 比也 黏液制成片剂与新鲜地锦草汁、斯坎吉本 白祖日 醋糖浆同服。然后,方用艾比 赛米力法尔 小丸与艾热克木热开比 蒸露同服。在此期间,若有腹泻,方用库日斯 塔巴西尔 卡比孜 片与谢日比提 艾布阿斯糖浆内服。

☚ 疟疾   恶心与呕吐 ☛

黑热病

black fever;kala-aza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