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黑城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黑城遗址

黑城遗址

黑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达赖库布镇东南约35公里、纳林河东岸荒漠中。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也集乃城址。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
黑城原建在额济纳河下游的绿洲上,由于河水改道北流,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濒临巴丹吉林大沙漠,气候极度干燥,地下埋藏物经历数百年后出土仍保存如新。传说元代灭亡后,有一位黑将军仍驻守此危城,曾将无数珍宝埋藏城内井中。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分子据此传说,数次在城中肆意盗掘,虽未获得埋藏珍宝,但盗走不少文书、唐卡(卷轴佛画)和其他文书,如著名的西夏字典《蕃汉合时掌中珠》即其中一种重要典籍。1982-1983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发掘了黑城,弄清了地层关系和城市布局情况,发现了大量文书和其他文物,文书中有汉文、西夏文、蒙古文、藏文、古阿拉伯文等各种民族文字,总计编号有3000余号,现已将汉文文书中主要部分整理编成《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已公开出版发行,为研究此城以及元代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黑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梵宗寺   昭君墓 ☛

黑城遗址

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额济纳河支流纳林河东面的巴丹吉林沙漠边沿地带。该遗址为西夏古都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遗址。西夏语叫做“亦集乃” ,意为黑水。蒙古语叫做 “哈拉浩特” ,是黑城的意思。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在此设置亦集乃路,天元年间废弃。它是元代由河西走廊通往漠北地区驿路上的重要枢纽。20世纪初,俄国人П.К.科兹洛夫和英国的A.斯坦因先后来此盗掘。1927年~1931年间,中国学者徐炳昶和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领的西北科学考察团来此考察和发掘。1963年~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单位进行过多次的调查和发掘。
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34米,南北长384米。城墙用黄土夯筑,残高9米,筑有马面。东西两墙设城门并加筑瓮城。西北角城墙上建有一座以土坯垒砌的覆钵式塔。城内残存有一处寺庙遗址和许多建筑台基,街道和院落分布明显,城外西南还残存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系土坯垒砌,圆拱顶仍大致完整,寺内已没有任何遗物。寺院附近有伊斯兰教徒墓地。东墙外的关厢地区有许多街道和房舍遗迹。城的东方和北方原为农垦区,有许多房舍、庙宇、渠道等遗迹。该遗址地处气候干燥的荒漠地区,利于遗物的保存。发现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有著名的西夏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还出土有西夏、藏、蒙古和汉文的文书多种,并有大量的元代 “至元通行宝钞” 等纸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