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城古都城遗址。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达赖库布东南35公里处纳林河东岸的河岸三角洲上。传为西夏古都黑水城。蒙古语称作“哈日浩特”,意为“黑城”。现存城墙高9米,周围约2公里,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城西北角保存有一座覆钵式塔,城外西南角有伊斯兰式建筑一座。解放前帝国主义分子曾在黑城盗走不少西夏和元代的珍贵文物。 黑城 黑城西夏黑水镇燕监军司、元亦集乃路城。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政府东南约25公里的荒滩上。早晚两座城址迭压,外围大城元筑,小城西夏筑,被圈围在大城内东北隅,东、西二垣压在大城墙体之下。小城平面正方形,每边长238米,正南设门,有瓮城、马面、角墩等,利用黑河为天然屏障,未设护城壕; 墙垣平地起筑,夯筑坚实,墙土系别处运来,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大城平面长方形,南北374米,东西421米。周垣保存较好,基宽12.5、顶宽4米许,平均高度10米以上。东西开门,有正方形瓮城。城垣外侧置马面20座(1座被铲除),四角设圆形角台,城上建女墙,无垛口。城内存东西向大街4条、南北向经路6条。已发掘清理房址287间,总面积达10759平方米。小城大街两侧多集中店铺和民居。总管府、广积仓等路府司属的官衙和住宅主要分布在元代扩建的大城内。佛寺遗址散布于城中。城外东关存大片密集的居址,多见土屋小院,为庶民百姓住所。城内遗物极为丰富,出土大量建筑材料、生产工具、武器、日常用具、文具玩物、服饰、钱币章印、宗教用品等。尤为珍贵的是还出土夏、元两代各种文书3000余件和元代纸钞300余张。另有人认为该城在西夏时为黑山威福监军司驻地。 ☚ 居延破城子 大方城 ☛ 黑城 黑城西夏黑水镇燕监军司、元亦集乃路城。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政府东南约25公里的荒滩上。早晚两座城址迭压,外围大城元筑,小城西夏筑,被圈围在大城内东北隅,东、西二垣压在大城墙体之下。小城平面正方形,每边长238米,正南设门,有瓮城、马面、角墩等,利用黑河为天然屏障,未设护城壕; 墙垣平地起筑,夯筑坚实,墙土系别处运来,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大城平面长方形,南北374米,东西421米。周垣保存较好,基宽12.5、顶宽4米许,平均高度10米以上。东西开门,有正方形瓮城。城垣外侧置马面20座(1座被铲除),四角设圆形角台,城上建女墙,无垛口。城内存东西向大街4条、南北向经路6条。已发掘清理房址287间,总面积达10759平方米。小城大街两侧多集中店铺和民居。总管府、广积仓等路府司属的官衙和住宅主要分布在元代扩建的大城内。佛寺遗址散布于城中。城外东关存大片密集的居址,多见土屋小院,为庶民百姓住所。城内遗物极为丰富,出土大量建筑材料、生产工具、武器、日常用具、文具玩物、服饰、钱币章印、宗教用品等。尤为珍贵的是还出土夏、元两代各种文书3000余件和元代纸钞300余张。另有人认为该城在西夏时为黑山威福监军司驻地。 ☚ 居延破城子 大方城 ☛ 黑城 黑城古时名城,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为西夏的故都。晋时黑城所在地区曾属西海郡。西夏时在此设威福军,这座城即专供威福军居住而于西夏王朝时期(1038~1227年)修筑的。元时世祖忽必烈命在此置总管府,管辖山丹、西宁二州,黑城即为总管府所在地,并常以地位较高的蒙古王公在此镇守。现存古城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三百八十四米,东西宽四百三十四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底部厚达十一米五九,高度约和两、三层楼相当,现残高九米,筑有马面,东西两墙设城门并加筑瓮城。城墙西北角高耸一用土坯垒砌的覆钵式塔。城内残存着一处四壁陡立的庙址和许多建筑台基,街道和院落分布状况明显。城外西南角残存一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系土坯垒成,圆拱顶仍大致完整,发现文物甚多。 ☚ 西海郡城 迪化 ☛ 黑城见“白土城”(597页)。 黑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