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匮
“[匮]”的繁体字。 《广韵》求位切,去至,羣。 ❶ 穷尽,空乏。 《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毛}传:“匮,竭。”{郑玄}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汉书·食货志下》:“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民若匮,王用将有所乏。”{宋}{司马光}《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纪事呈同舍》诗:“囊钱与盎米,薪木同时匮。”{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四》:“抑又有甚者,十一不足,从而增其征,则财匮;千乘不足,从而加其卒,则民烦。” ❷ 同“[篑]”。《汉书·王莽传上》:“纲纪咸张,成在一匮。”{颜师古}注:“《论语》云:‘譬如爲山,未成一匮。’”今本《论语·子罕》作“篑”。 {唐}{许浑}《献韶阳相国崔公》诗:“一匮爲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稜稜。” ❸ 通“[溃]”。《逸周书·小开》:“贵而不傲,富而不骄,两而不争,闻而不遥,远而不絶,穷而不匮者鲜矣。”{朱右曾}校释:“匮宜作溃,溢也。”《管子·兵法》:“进无所疑,退无所匮。”{郭沫若}等集校引{刘师培}云:“匮与溃同”。 ❹ 通“[蒯]”。见“匮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