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nián mó口腔、气管、胃、肠、尿道等器官里面的一层薄膜。1907年孙佐译述《生理卫生新教科书》第一篇:“口鼻之内面有黏膜以被之。”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凡食后,胃黏膜立即分泌盐酸及Pepsin。胃液中之盐酸,一面由食饵中之亚尔加里性成分为之中和,一面与蛋白质结合而生酸蛋白。经定时,则饱和。” 体内各部分 体内各部分体内的空处:腔(体腔;腹~;鼻~;口~) 胸腔:腔子 胸腹腔之间的肌膜组织:膈(膈膜;横~膜) 鬲 心脏和横隔膜之间的部位:肓(病入膏~) 生物体内的薄皮形组织:膜(耳~;黏~) 不可以进行手术的部位:禁区 身体的某些关键部位或器官:关
另见:器官 ☚ 体内各部分、器官 器官1 ☛ 黏膜mucosa衬于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状或囊状器官管壁腔面的膜。由上皮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有的器官并含黏膜肌层。正常黏膜的色泽因血液充盈度不同可由淡红到鲜红色,湿润,有一定伸展性,空虚状态下常形成皱褶。有保护、分泌和吸收等作用,其中上皮又是管状器官进行功能活动的主要部位。上皮类型因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而异。根据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口腔黏膜、胃肠黏膜、鼻腔黏膜、气管黏膜、子宫黏膜(子宫内膜)等。 黏膜mucous membrane;muco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