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鹿科 > 黄鹿 黄鹿 huánglù 亦稱“麂”、“𪊨”、“麇”、麕”,俗稱“獐子”。即獐。《山海經·中山經》:“女儿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黄金;其獸多豹虎,多閭麋麖麂。”郭璞注:“麂,似獐而大。猥毛,豹脚。音几。”《爾雅·釋獸》:“麋,大麕。旄毛,狗足。”《說文·鹿部》:“𪊨,大麕也。狗足。从鹿,旨聲。”段玉裁注:“𪊨,大麇也。”又注:“麇,各本誤麋。今正。”又:“麇,麞也。从鹿,囷省聲。麕,籀文不省。”《龍龕手鑑·鹿部》:“鹿,黄鹿也。”參見本類“獐”。 鹿 鹿鹿(~茸;~角;马~;黑~;驼~;驯~;黄~;麜~;梅花~;白唇~;毛冠~) 麈 茸客 角仙 伊尼 斑龙 角僊 西王母 钜鹿侯 鹿的美称:仙兽 小鹿:麑 麛 幼鹿 小型的鹿类:狍 麅 獐(獐子;牙獐;香~) 猄(黄猄) 麝(麝鹿)麕 小獐:麆 大鹿:麟(麟鹿) 母鹿:麀 牝鹿 公鹿:麚 牡鹿 驼鹿:犴 水鹿:麖 马鹿 黑鹿 白鹿:银獐 仙客 ☚ 鹿、猴、鼠 猴子 ☛ 00000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