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花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黄瓜菜 > 黄花菜
黄花菜  huánghuācài

即黄瓜菜。

黄花菜

黄花菜

黄瓜菜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黄瓜菜》:“黄花菜,其花黄,其气如瓜,故名。”

☚ 鹁鸪英   落葵 ☛

黄花菜

黄花菜

金针菜的别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萱草》:“今东人采其花跗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

☚ 连珠   玉节 ☛

黄瓜菜【同义】总目录
黄瓜菜黄花菜
金针菜【同义】总目录
金针菜黄花菜
蔬菜

蔬菜

菜(菜蔬;菠~;油~;塌~;蕹~;芥~;榨~;野~;大头~;卷心~;空心~;牛皮~;黄花~;金针~) 蔬(蔬材;蔬蔌;百~) 茹(菜茹) 蔌(~食;山肴野~)
蔬菜和粮食:肴粮
蔬菜可吃的部分:肉(笋~)
菜初生的嫩叶:菜甲
蔬菜花草中的上品:土英
幼嫩的蔬菜:甲蔬
新鲜的蔬菜:鲜货
时鲜的蔬菜:春韭秋菘 春韭晚菘
嘉美的蔬菜:嘉蔬

另见:瓜 绿色 吃 菜食 菜肴 烹调

☚ 蔬菜   常见蔬菜 ☛

黄花菜day lily

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属中能形成肥嫩花蕾的宿根多年生草本。属名Heme-rocallis L.,别名萱草,干制品名金针菜。染色体数2n=2x=22。主要栽培种有北黄花菜(H.lilio-asp-hodelus L.)、小黄花菜(H.minor Mill.)和萱草(H.fulva L.)等。每100克鲜花蕾含水分约83.3克、蛋白质2.9克左右、碳水化合物约11.6克、抗坏血酸33毫克、钙73毫克、磷69毫克、铁1.4毫克、胡萝卜素1.17毫克。适炒食、煮食或作汤。也可作花卉栽培。
起源和分布 原产亚洲和欧洲。中国山地有野生种。中国自古栽培,最早记载见于中国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卫风·伯兮》篇,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中国的主要产区有甘肃庆阳、湖南邵阳、河南淮阳、陕西大荔、江苏宿迁、云南下关和山西大同等地。
植物学性状 根系丛生,不定根从短缩根状茎节处发生,主要分布在距地表20~50厘米土层内。不定根首先形成块状和长条状肉质根,秋季又从肉质根发生纤细根。叶狭长,对生于短缩根状茎节,叶鞘抱合成扁阔的假茎。每一假茎及其叶丛称为一“片”,实为根状茎上的一个分蘖。花薹由叶丛中抽出,顶端生总状或假二歧状圆锥花序,有花枝4~8个。分枝处有披针形苞片,分枝上着生单花。每一花薹陆续开20~60朵花。花被基部合生呈筒状,上部分裂为6瓣,这6瓣又分为内外两层,外层3瓣窄而厚,内层3瓣宽而薄。淡黄、黄绿或黄色。雄蕊6,雌蕊1,蒴果,每一果实内含种子10~20粒,种子黑色有光泽,千粒重20~25克。


黄花菜


品种 黄花菜品种约50个以上,如湖南四月花为早熟品种,5月下旬开始采摘; 陕西沙苑金针菜,四川渠县黄花菜,江苏大鸟嘴,浙江仙居花、蟠龙花,湖南茶子花、猛子花为中熟品种,6月上中旬开始采摘; 荆州花、长嘴子花和茄子花为晚熟品种,6月下旬开始采摘。
生长发育 黄花菜生育过程分幼苗期、抽薹期和结蕾期。❶幼苗期: 从幼苗出土到花薹显露。旬均温5℃以上时幼苗开始出土,叶片生长适温15~20℃,此期约长出16~20片叶。
❷抽薹期: 从花薹露出心叶到开始采摘花蕾。
❸结蕾期: 从开始采摘花蕾到全部采摘完毕。中熟品种约60天以上,早、晚熟品种约35~40天。如肥水充足、气候适宜还可延长。长江流域每年可发生两次新叶,称春苗和秋苗。秋苗一般不抽薹开花,到冬季遇霜枯死,留下1~2厘米长的一年生新茎,逐年向上生长而成为根状茎。根状茎长到一定年限后从下层枯朽,使株丛自行散开,成为独立植株。
栽培技术 黄花菜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或平原地都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可在桑园、果园间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温。忌土壤过湿和积水。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组织培养繁殖、种子繁殖等。分株繁殖采用较普遍,方法是选健壮、无病害株丛,在花蕾采收完毕到秋苗抽生前,挖取株丛的1/4~1/3分蘖作为种苗,连根从短缩茎切分,剪去衰老根和块状肉质根,将长条肉质根剪短,即可栽植。为防切口感染,可于切“片”前喷1:1:100波尔多液,切“片”后用草木灰拌种; 或用10ppm吲哚乙酸,或5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24小时,促进根系生长。组织培养繁殖是用幼嫩叶片、花丝和花薹等器官培养成为植株。方法是先诱导植株幼嫩器官产生愈伤组织,然后用适当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光、水、肥等条件下培育成幼小植株,再将小苗假植于营养缽内,过一段时间定植。种子繁殖是快速生产种苗的方法,但黄花菜种子发芽率低,须先浸种催芽,播后一年才可定植。宜采用宽窄行,宽行距100厘米,窄行距67厘米,穴距50厘米。用腐熟有机肥及过磷酸钙作基肥。初冬秋苗凋萎后定植,花薹开始分化和开始抽出时,以及采摘10天后追施速效的氮、磷、钾肥。地上部停止生长、秋苗凋萎时施冬肥,对翌年增产效果显著。黄花菜定植后8~15年产量高而稳定,以后产量逐年下降,须更新复壮(将部分植株挖出或重新分株栽植)。
采摘与加工 黄花菜花蕾采收期一般为30~80天。采摘标准是花蕾饱满、长度适宜、颜色黄绿、花苞上纵沟明显、蜜汁显著减少。采摘后立即加工。利用高温蒸气热迅速杀死细胞活性,保持营养物质并加速干燥。先蒸10~30分钟,以蒸筛上花蕾高度下降一半、花蕾上密布细小水珠、颜色由黄绿变淡黄、手持花梗基部花蕾略向下垂为度。出锅后置通风处摊晾数小时,再曝晒2~3天,含水量15~16%时装包。或于电烤房内干燥。每100公斤鲜蕾可加工干制品15~18公斤。
病虫害及防治 黄花菜常见病虫害有: 锈病、叶斑病和红蜘蛛。❶锈病(Puccinia hemerocallidis):为真菌病。为害叶片、花薹,产生黄褐色疱斑,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喷洒粉锈宁、敌锈钠或茶枯石硫合剂等杀菌剂防治。
❷叶斑病: 由镰孢霉属真菌(Fusarium concolor)为害叶片,病斑梭形或纺锤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深褐色。湿度大时,在病斑上有淡红色霉层。宜增施肥料,提高植株抗病力。喷洒波尔多液或用石硫合剂喷雾。
❸红蜘蛛: 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主要在叶背刺吸汁液为害,被害叶最初出现小白斑,严重时叶片灰白或枯黄,花蕾干瘪。用乐果乳剂、螨卵脂可湿性粉剂液喷雾防治。

黄花菜

药名。出《本草纲目》。为金针菜之别名,详该条。

黄花菜day lily

Hemerocallis sp.,又称金针菜。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2n=2x=22。有小黄花菜(H.minor Mill.)、黄花菜 (H.citrina Baroni )、黄花萱草(H.flava L..)和萱草(H.fulva L.)等4个种。原产于亚洲。中国自古栽培,主产湖南、河南、陕西、江苏等省。要求温和气候,耐干旱,耐土壤瘠薄。初夏抽生花茎。花漏斗状,黄或金黄色,花蕾形似金针,应于开花前4 h内收获花蕾,采后蒸熟晒干即为金针菜。适炒食、煮食或作汤。花可供观赏。

黄花菜

黄花菜

产于牡丹江。黄花菜叶片淡绿,细长条状,花蕾似小棒槌,花开后像喇叭,呈艳黄色,春天开花。既可鲜食,又可晾干长久食用。黄花菜含有天冬硷和秋水仙硷等成分,入药能治水肿、小便不利、乳腺炎以及一切痛肿疼痛等症,并有消炎、止血、健胃、安神等功效。

☚ 白城大蒜   大烟叶 ☛

黄花菜

黄花菜

产于大兴安岭林区。根可做药用,花可食用,称黄花菜,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容易保存。黄花荤素菜都可用之,煮汤烹炒都行。黄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 胡麻   小茴香 ☛
黄花菜

黄花菜Huanghuacai

百合科。又名金针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的根状茎和肉质、肥大的纺锤状块根。叶基生,二列,宽线形,长70—90厘米,背面龙骨状。花葶高85—110厘米,聚伞花序具多花;花被片6,长13—16厘米,基部合生,柠檬黄色;雄蕊6;花柱1条;子房3室。蒴果,长圆形。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诸省。或作蔬菜栽培。生山坡草地。花晒干作蔬菜食用。

☚ 百合   马蹄莲 ☛

黄花菜huáng huā cài

《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黄瓜菜(3)。药名。黄瓜菜的别名,参见“黄瓜菜”条。

黄花菜

黄花菜

湖南著名特产。产量为全国总量的50%左右,主要种植区是湖南中部的邵东、祁东等地。黄花系百合科萱草属植物,生长适应性较强,喜湿润,喜光耐寒,一般土壤中均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为最好。在《诗经》中被称为援草,朱熹注释时说: “援草令人忘忧。”这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一种麻醉神经的物质 “秋水仙碱”,食后使人精神恍惚,故又名 “忘忧草”。黄花菜在中国的种植史已有3000余年。黄花菜呈柠檬黄色,味淡清香。花期是每年7~8月; 单朵花黄昏时开放,翌日午前凋萎,花蕾用来食用。每株黄花可采摘15年左右。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是干果蔬菜中的珍品。每100克干黄花中含蛋白质10.1克,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天门冬素、胡萝卜素等物质。野生黄花菜鲜根用水煎服,有利尿、消肿、消炎、解热、止痛的作用。湖南民间还用黄花煮食给产妇发奶,亦有奇效。

☚ 桃川香芋   陶岭三味辣椒 ☛
000097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