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花夹竹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花夹竹桃lucky nut tnevetia;yellow oleander

Thevetia peruviana,别名酒杯花、断肠草。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染色体数2n=18,20。高达5m,具乳汁。树皮褐色,枝柔软,嫩时绿色;单叶互生,狭披针形,长6~15cm,全缘;顶生聚伞花序,花冠黄色、漏斗状、芳香,花期5~8月;核果三角状球形,11月成熟时,浅黄色。栽培品种有‘红酒杯花’(cv.Aurantiaca),花冠红色。产美洲热带,中国南方各省有栽培,长江以北多行盆栽。喜光,耐干热气候,适生于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不耐寒,北方盆栽冬季室温低于15℃常发生落叶现象;怕涝。播种或扦插法繁殖。


黄花夹竹桃是美丽的观花灌木,适宜在园林绿地中种植观赏,孤植、丛植或作绿篱。全株有毒。

黄花夹竹桃

药名。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又名台湾柳、番仔桃、酒杯花。为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Pers.)K.Schum.的种子。我国南部各地均有栽培。辛、苦,温,有大毒。入心经。强心,利尿,消肿。治多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维性颤动。种子提取物已制成片剂、注射剂。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继之四肢冰冷有汗、瞳孔放大、昏迷、心跳停止而死亡。本品含黄花夹竹桃苷甲、乙,黄花夹竹桃次苷甲、乙等多种强心苷。种子中还含有黄花夹竹桃臭蚁苷甲、乙,黄花夹竹桃黄酮素等。黄花夹竹桃苷甲、乙及黄花夹竹桃次苷甲、乙均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特点是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而蓄积性小。属速效强心苷。黄夹苷(黄花夹竹桃苷甲及乙的混合物)对动物离体肠管及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此现象为阿托品所减弱。黄花夹竹桃次苷乙经乙酰化后有明显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而对心脏作用减弱。黄花夹竹桃苷还有利尿作用。黄夹苷口服吸收较差,而黄花夹竹桃次苷甲、乙经口给药吸收良好。动物服用本品过量会呕吐、倦怠无力,不食甚至死亡。

黄花夹竹桃yellow oleander

Thevetia peruviana(Pers.)K.Schum.,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2n=18,20。原产热带美洲,中国南方有引种。植株有白色乳汁。叶互生,线形或狭披针形,无柄,光亮,无毛,全缘。花黄色,单生;花冠漏斗状,裂片5,向左旋转。核果扁三角形。热带树种,有一定的抗寒性,在中国暖地可露地越冬。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和向阳环境。扦插繁殖。供观赏。果仁可入药。

黄花夹竹桃huánɡhuājiāzhútáo

中药名。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别名台湾柳、酒杯花。为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ha(Pers. ) K. Schum. 的种子。我国南部各地均有栽培。辛、苦、温, 有大毒。强心,利尿。治多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维颤动。种子提取物已制成片剂、注射剂。本品有剧毒, 须遵医嘱用。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 随后四肢冰冷有汗, 瞳孔放大, 昏迷, 心跳停止而死亡。本品含黄花夹竹桃苷甲、乙(合称黄夹苷), 黄花夹竹桃次苷甲、乙, 黄花夹竹桃黄酮素等。所含黄花夹竹桃苷甲、乙及黄花夹竹桃次苷甲、乙, 均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 特点是作用迅速, 维持时间短而蓄积性小。黄夹苷对动物离体肠管及子宫均有兴奋作用, 内服吸收较差, 而黄花夹竹桃次苷甲、乙口服吸收良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