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粥
由黄芪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益气健脾,补中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黄芪生者偏于走表,重在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炙者偏于走里,重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可根据临床用途而选其生或炙黄芪煮粥。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阴挺;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痈疮肿毒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脾阳虚弱,面目浮肿、小便不利、气短心悸等症。现代研究:有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并可扩张血管,有改善皮肤血循环作用;有改善心血管和肺肾功能作用;能利尿降压;闭塞皮肤的分泌孔,而起止汗作用;同时还能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可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对治疗慢性肝炎具有一定疗效。煮服法:每次取黄芪20克左右,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用粳米50克,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煮至米开花汤稠为度。食时可加红糖少许,每早、晚温热各服一顿,7~10天为一疗程。凡感冒发热期间及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