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精huáng jīng

草名,可入药。道家认为此草得大地之精粹,因称。马戴《期王炼士不至》:黄精蒸罢洗琼杯,林下从留石上苔。张籍《寄王侍御》:见欲移居相近住,有田多与种黄精。

黄精huáng jīng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短竹,根如嫩姜。可入药。
(例)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一·6·)

黄精

黄精

草名,又名黄芝、野生姜等。多年生草本。叶似竹而稍短,根如嫩姜,可入药。道教认为这种块根得到了土地的精粹,长服可以轻身延年,所以称为黄精。

☚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天人 ☛
黄精

黄精

汉族民间传说。流传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区。故事写九华山曾有一专靠采药治病为生的老人,姓黄名星,人称黄星老人。黄星专门为穷人看病,从不给有钱人治病。可是,有一年大旱,黄星用给财主三太公看病的机会同他斗争,迫使他免租开仓济贫。然而黑心的三太公骗得了药方便关仓,精明的黄星也留了一手。三太公病不见好便砍去了黄星老人的双脚,剜去了他的双眼。黄星爬回山死了,可是他爬过的地方却长出一种树,根能吃,救了山下的百姓。人们认为这根是黄星老人的精血所变,所以取名黄精。从此,黄精成了食中珍品。闻名于国内外,成了九华山著名特产之一。那狠毒的三太公因为药方中缺一味药而病情加重,不久他受到了惩罚。见《九华山的传说》。

☚ 萨吉尔迫汗的传说两则   黄溪茶 ☛

黄精

《黄精》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旧题晋·张华《博物志·方士》:“黄帝问天老曰:‘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日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又,《文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又,五代·徐铉《稽神录》记,临川士家一婢,逃入深山中。久之,见野草枝叶可爱,取其根食之,久久不饥。夜息大树下,闻草中动,以为是虎,上树避难。早晨下地,觉其身欻然凌空,若飞鸟。数岁,家人采薪见她,捕之不得。有人猜想她定是服用仙药,才能身轻步疾,便以酒饵引诱,捕得此婢。擒回家后,婢尽述其故,指前所食草叶,乃是黄精。

【释义】黄精,是一种草药,据说服食后能延年,又传说是神仙的食物,或修道人食物。

【例句】①青山围绕,淡烟笼罩;黄精自饱,灵丹自烧。(马致远等杂剧《邯郸道省悟黄粱梦》第三折〔玉翼蝉煞〕)樵夫说那先生以黄精为食粮。元人称道士作“先生”。②你止不过掘黄精和土斲,砍青松带叶烧。(贾仲明杂剧《铁拐李度金童玉女》第二折〔黄钟尾〕)金安寿不肯归道,仙家的黄精不能吸引他。

黄精

黄精又名黄芝、菟竹、鹿竹、仙人余粮、救穷草等。古人认为它得坤土之精,所以称黄精,也叫“戊己芝”。它的根象嫩姜,俗名野生姜。二月才生,一支多叶,叶如竹而短,根即使很干燥,也柔软而有脂润。它的根、叶、花和果实都可服用,药效以根部最著。隋时羊公服黄精法说:二月三月采根,以入地八、九寸者为上品。切细之后,一石黄精加水二石五斗煮,除去它的苦味,滤去汤。然后放在囊中榨取汁水。澄清之后,再煎。煎得汁水浓如膏状才止。加入炒过的黑黄豆粉末适量,捏成一枚枚象钱一样大的饼,一天服二枚。可以“补诸虚,止寒热,填精益髓,下三尸虫。”
韦应物《饵黄精》:“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诗中说“九蒸”“候火起中夜”,说明蒸煮黄精得费很大功夫。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长馋长馋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其中“黄精”二字,苏轼认为是对的;黄庭坚说是“黄独”。注家也认为黄独可充粮食,与诗意较合。其实,黄精在地古时也充饥作粮,所以别名“仙人余粮”“救穷草”。《抱朴子·内篇·仙药》说: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以与老小休(一作“代”)粮。”


黄精huáng jīng

草名,可入药,道家认为此草得坤土之精粹,故名黄精。李颀《题卢道士房》:“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黄精5301蒺藜。西南官话。云南昭通〖 〗。

黄精

一种植物,相传食之可身轻如燕。传说有一婢女,不堪主人虐待,遁入山中,久饥无粮。一日坐水旁,见野草枝叶可爱,连根食之,味甚美。自是恒食,久之遂不饥,身态轻健。数岁有人伐薪见之,告其主,主使捕之,不得。一日遇其在绝壁下,即以细绳三面捕之,婢乃腾上山顶。其主益惊骇,必欲捕之。或曰:“此婢也,安有仙骨? 不过得灵药饵之耳。试以盛馔,多其五味,令甚香美。置其往来之路。观其食之否。”如其言,果来就食,食讫,不复能远去,遂为所擒,具述其故。问其所食草之形,即黄精也。复使之,遂不能得。见《太平广记》四一四引晋葛洪《抱朴子》。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黄精
黄精  huángjīng

亦稱“萎蕤”、“仙人餘糧”、“苟格”、“菟竹”、“垂珠”、“馬箭”、“白及”。百合科植物黄精的乾燥根莖。土爲坤而色黄,因其得坤土之精粹而成,故名。狀似圓錐而不規則,長約三寸,黄白至黄棕色,半透明,質硬易斷。形似鷄頭者,稱鷄頭黄精;形似薑者,稱薑形黄精。主治肺癆咳血,筋骨軟弱,病後體虚。南朝宋·雷斅《雷公炮炙論·黄精》:“黄精葉似竹葉,凡採得以溪水洗净,蒸之,從巳至子,刀薄切,暴乾用。”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黄精》:“隋羊公服黄精法云:黄精是芝草之精也,一名萎蕤,一名仙人餘糧,一名苟格,一名菟竹,一名垂珠,一名馬箭,一名白及。”明·馮時可《雨航雜録》卷下:“蓋黄精色黄味甘,土氣之精,野處辟穀者服之,補脾益氣,即不得仙,亦可延年。”

黄精

黄精【同义】总目录


黄精水芝玉芝鹿竹龙衔戊己芝兔竹重偻笔管菜

黄精

❶眼部位名。又名睛珠。即晶状体。清·黄庭镜《目经大成》: “膏中有珠,澄澈而软,状类水晶棋子,曰黄精。”正常为无色弹性透明体,似双凸面透镜,厚约4~5mm,直径约9mm。能将外界物体的反射光聚焦于眼底。病变时混浊。与瞳神同属于肾。
❷药名。出《雷公炮炙论》。为百合科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oute或囊丝黄精P.cyrtonema Hua滇黄精P.kingianum Coll.et Hemsl. 的根茎。全国各地均产。甘,平。入脾、肺、肾经。补脾润肺,养阴生津。
❶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口干、消渴,燥咳,咯血及病后、产后体弱,精血不足。
❷近代用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煎服: 9~15g。
❸用黄精流浸膏外涂,治股癣、足癣。黄精根茎含黄精多糖和黄精低聚糖,还含黄精苷、烟酸、醌类成分。囊丝黄精根茎含吖丁啶羧酸、二氨基丁酸、毛地黄糖苷及多种蒽醌类化合物等及黄精凝集素Ⅱ。黄精在试管内对抗酸菌有抑制作用,醇提水溶液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黄精对兔霉菌性眼角膜溃疡有较好疗效。黄精的乙醇-水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醇提取液能增加狗冠脉流量。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黄精有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可增加小鼠脾组织中cGMP含量。

黄精Siberian solomonseal

Polygonatum sibiricumDelar.ex Redoute,又称黄鸡菜。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朝鲜半岛、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地下具横生根茎,成结节状膨大。茎长而较柔弱。叶常4枚轮生,背面有白粉,先端卷曲能缠绕它物。花腋生,2~4朵排成伞形花序;花筒状钟形,乳白色至淡黄色。浆果球形。花果期夏季。根茎含烟酸、黏液质、醌类。入药,性平、味甘,功能补气、润肺、生津,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消渴等症。

黄精

黄精

别名鸡爪参、西伯利亚老虎姜。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横走。茎单一,直立。叶互生或近轮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腋生。果球形,鲜红色。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山区有分布。具有养阴润肺、生津益胃的功能。药用根茎。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多种急性传染病后期、胃口不好、神经衰弱、失眠、缺铁性贫血、肺结核低热等病症。杀虫植物,对稻螟、小麦秆锈病、小麦叶锈病、孑孓有效。

黄精

黄精

产于乐业。黄精肉质肥大,味甜,主要用于浸酒,能治虚损、益精,并能补血,是滋补药材。

☚ 灵芝菌   桂林桂花浸膏 ☛
黄精

黄精huangjingPolygonatum sibiricum

单子叶植物,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具横生根状茎,肉质肥大,茎长而较柔弱。叶4~6枚轮生,条状披针形,顶端卷曲。花序常具2~4朵花。呈伞形状,下垂;苞片膜质,位于花梗基部;花被乳白色或淡黄色,合生呈筒状,裂片6枚;雄蕊6枚,花丝着生于花被筒上部。浆果球形,熟时黑色。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各地。野生于山坡林下,根状茎入药,能补气润肺。

☚ 玉簪   贝母 ☛

黄精siberian solomonseal rhizome

系百合科植物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等的干燥根茎。内含烟酸、醌类、多种氨基酸、糖分等。本品有调节血糖、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抗菌等作用。临床用于防治动脉硬化、体弱咳嗽、高血压、冠心病、肺结核等。用时常与其他药配伍,本品用量9~12g,水煎服。制剂有黄精丹、黄蔓散。

黄精

黄精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或囊丝黄精的根茎。主产河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甘,平。归脾、肺、肾经。有润肺滋阴,补脾益气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肺虚燥咳,对肺阴不足,干咳少痰或劳嗽咳血者,常与沙参、麦冬、知母、贝母、阿胶等同用;对肺肾阴虚,潮热盗汗,劳嗽咳血者,可与侧柏叶、生地黄、阿胶、三七相配。
❷精血亏虚,或病后虚羸,眩晕心悸者,常与熟地黄、制首乌、当归、枸杞子同用;若阴虚内热消渴,多饮多尿者,又可与天花粉、山药、五味子、麦冬等相配。
❸脾虚体倦,食少便溏。可与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相配。黄精,在以前为道家常用之品,有滋补养生之用,对年老体弱者尤为适宜。

☚ 沙参   麦门冬 ☛

黄精huáng jīng

《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黄精(101)。药名。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囊丝黄精、热河黄精、滇黄精、卷叶黄精等的根茎。
【别名】龙衔(《广雅》),太阳草(张华《博物志》),白及、兔竹、垂珠、鸡格(《抱朴子》),鹿竹、重楼(《别录》),葳蕤、苟格、马箭、笔菜(《本草图经》),黄芝(《灵芝瑞草经》),笔管菜(《救荒本草》),生姜(《滇南本草》),野生姜(《本草蒙筌》),野仙姜(《广西通志》),山生姜(《本草备要》),玉竹黄精、白芨黄精(《本草从新〉),阳雀颠(《辰溪志》),土灵芝、老虎姜(《草木便方》),山捣臼(《岭南采药录》),鸡头参(《山西中药志》),黄鸡菜(《中药志》),山姜(《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性味】甘,平。
❶《别录》:“味甘,平,无毒。”
❷《四声本草》:“寒。”
【归经】入脾、肺、肾经。
❶《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❷《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
❸《本草再新》:“入心、脾、肺、肾。”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治虚损寒热,肺痨咳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
❶《别录》:“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❷《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
❸《滇南本草》:“补虚添精。”
❹《本草纲目》:“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
❺《本草从新》:“平补气血而润。”
❻《现代实用中药》:“用于间歇热、痛风、骨膜炎、蛔虫、高血压。”
❼《四川中药志》:“补肾润肺,益气滋阴。治脾虚面黄,肺虚咳嗽,筋骨酸痹无力,及产后气血衰弱。”
❽《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健脾,强筋壮骨,润肺生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鲜者一至二两);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成分】黄精的根茎含黏液质、淀粉及糖分。囊丝黄精的根茎含吖丁啶羧酸(Azetidine-2-carboxylie acid)、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高丝氨酸(Homoserine)、二氨基丁酸(Diaminobutyric acid)、毛地黄糖苷(Digitalis glycoside)以及多种蒽醌类化合物。叶含牡荆素木糖苷(Vitexin xyloside)和5,4′-二羟基黄酮的糖苷。黄精尚含有多种多糖、低聚糖和赖氨酸等11种氨基酸。
【药理】
❶抗病原微生物:黄精在试管内对抗酸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对实验性结核病的豚鼠,在感染结核菌同时给药与感染后淋巴肿大再给药,均有显著的抑菌效果。黄精粗制剂及水抽出液,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腺病毒有延缓作用,对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黄精醇水溶液2%以上浓度便开始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如堇色毛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其水浸出物对石膏样毛癣菌及考夫曼-沃尔夫氏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
❷对血糖的影响:黄精浸膏能显著对抗肾上腺素所引起的血糖升高。黄精甲醇提取物(OM)腹腔注射后4小时,对正常及链脲霉素诱发的血糖升高均可使其降低。OM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所引起的血糖升高,所以认为其降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糖酵解系统的功能有关。
❸降压:黄精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均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

黄精

黄精

一种滋补药材。产于桂西北各县,其中以凌云、乐业县为最多。黄精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多生长在山坡树林之下。茎长,较软弱,叶3至6枚轮生,线状披针形,先端无柄卷曲,缠绕它物。夏季开花结实,花呈金红色或鲜红色,籽粒落地翌年发芽。冬季茎叶枯萎,地下根茎薯块一年多长一节,方圆形,薯皮黄白,肉黑褐色,富有糖分,食之味甜,供药用。加工方法:生黄精洗净后,按先煮后蒸的程序,一般经两煮两蒸,然后晒干,使之颜色呈鲜黑色,有光泽为止。黄精肉质肥大,味甜,主要用于浸酒,能治虚损、益精,并能补血,是滋补名药。

☚ 茯苓   安息香 ☛
黄精

黄精

特产中药材。分布于湖南省各地,以衡阳最盛。黄蔓精之简称,又名轮生玉竹,生长在荫坡、石壁、杂草丛中和树下。为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先端有时突出似鸡头状。茎直立,高50~90cm。叶轮生,每轮4~6枚,线状披针形,先端卷曲。花夜生,常2~4朵小花,下垂,花被筒状,白色至淡黄色,先端浅裂,雄蕊6枚,花丝较短。花柱长,为子房的1.5~2倍。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黄精入药性平而润,味甘而淡,无毒而杀虫; 其功能补中益气,定肝胆,润心肺,益脾胃,升清气,降浊气,填精髓,壮筋骨,降风湿,下三火,还可润大便,利小便,使人目明耳聪。《本草纲目》:“服(黄精) 亦不论多少,一日不隔即去老还少。” 清版《泰山县志》引陶弘景语谓之“仙人遗粮”。本品食法与众不同,砂锅煮沸晒半干以白糖淹之,二日后即可取食,晒干为末而糊食亦可。南岳盛产黄精,“叶如竹箭垂多实,根似葳蕤秀一枝,二月向阳峰上茁,三春通润井旁滋”。这首诗概括了南岳黄精生长情况。旧志上说: “岳产黄精,品之佳者,服之可以延年。”

☚ 黄柏   葛根 ☛

黄精huánɡjīnɡ

❶中药名。出《雷公炮炙论》。为百合科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oute或多花黄精P. cyr-tonemaHua 等的根茎。全国各地山区均产。甘, 平。入脾、肺、肾经。补脾润肺, 养阴生津。治脾胃气虚, 倦怠乏力, 口干, 消渴, 燥咳,咯血及病后体弱。近代用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煎服: 9 ~ 15 克。黄精流浸膏外涂, 治股癣、足癣。黄精根茎含黏液质、烟酸、醌类。在试管内对抗酸杆菌有抑制作用, 醇提水溶液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❷解剖名。又名睛珠。即晶状体。清·黄庭镜《目经大成》: “膏中有珠, 澄沏而软,状类水晶棋子, 曰黄精。” 正常为无色弹性透明体, 似双凸面透镜, 厚约4 ~5 毫米, 直径约9 毫米。能将外界物体的反射光聚焦于眼底。病变时混浊。与瞳神同属于肾。

黄精

黄精

黄精

黄精,又名笔管草、野生姜、山生姜。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百合科植物黄精 Polygonatum sibiricumRedoute、多花黄精(囊丝黄精)P. cyrtonema Hua及滇黄精P. kingianum Coll. et Hemsl. 的根茎。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蒸至透心,晒干或烘干。因形状不同,黄精药材习称“鸡头黄精”; 多花黄精药材习称“姜形黄精”或“白及黄精”;滇黄精药材习称“大黄精”。
鸡头黄精根茎呈圆锥形,长至10cm,直径0.5~1.2cm,头部先端膨大,尾部细,形似鸡头,具1至数个粗短的突起或分枝。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半透明,较光滑,全体有细皱纹及稍隆起的波状环节纹,上面有圆盘状茎痕,较小,中央常稍凹陷,根痕呈点状突起。断面淡棕色,半透明角质样,并有多数维管束呈白色点状散生。质坚脆,气微,味甜,具粘性。主产河北、内蒙古等省区; 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亦产。
姜形黄精根茎呈不规则块状, 大者略扁平,肉质肥厚,分枝少而短粗, 长2~18cm, 宽2~4cm, 厚1~2.5cm,形似生姜。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较粗糙,具不规则的皱纹,有疣状突起的根痕。茎痕呈圆盘状,其中可见多数维管束点痕。节间长短不等,近茎痕及芽痕处较密。质坚硬,未干者较柔韧。断面淡黄色或黄棕色,角质样,半透明。味甜而粘。主产贵州、湖南、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等省; 此外,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区亦产。大黄精根茎呈肥厚肉质块状或串珠状,长至10cm以上,宽3~6cm,膨大部分直径3~6cm,结节处1~2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具环节,有不规则皱纹及须根痕,结节处有一凹陷的圆盘状茎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或黄棕色。微带焦糖气,味甜,有粘性。主产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
本品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功能补脾益气,润肺生津,补肾填精。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病后精血不足及癣病等证。临床用于面色萎黄,少气无力,饮食减少,精神疲倦之属于脾胃虚弱者,可配党参、山药同用; 如属气血两虚者,可与当归同用,皆取本品补脾益气之功。但本品之补脾,与甘温健运药不同,主要在于甘润滋阴,适宜于脾胃气阴不足的患者,所以《本草便读》称之谓“补养脾阴之正品。”如肝肾精血不足,头眩目花,头发早白,腰膝酸软,亦多用之,如《奇效良方》之枸杞丸,即用本品佐枸杞子以补虚益精。肺虚咳血,或咳嗽少痰,可配白及、百部、麦冬、沙参之类。亦用于虚损寒热不止,现代报道黄精浸膏治疗肺结核有效。又治疗消渴病,可与黄芪、山药、天花粉同用。此外,亦有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等。黄精治疗足癣、股癣有较好疗效,取黄精的醇浸液经浓缩成糊状,涂搽患处,对水泡型、糜烂型的疗效最佳。煎服,10~18g。本品性阴柔滋腻,脾虚有湿,咳嗽痰多者不宜服用; 阳衰阴盛的患者服后可引起泄泻痞满。
实验研究: 黄精根茎含菸酸、粘液质、醌类、淀粉和糖分。囊丝黄精根茎含吖丁啶-2-羧酸、天门冬氨酸、高丝氨酸、二氨基丁酸、毛地黄糖甙、多种蒽醌类化合物和皂甙,甙元为薯蓣皂甙元。
水-醇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能增加在位犬心冠脉流量。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黄精能减轻其主动脉壁上的病变。煎剂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有一定疗效,还能明显改善健康状况。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玉竹   百合 ☛

黄精

黄精

蒙古名查干霍尔、阿吉尔干—楚古尔、亚曼—奥尔霍迪、日阿尼、查干达吉德。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 Goll.et Hemsl.)、多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Pedoute)和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晾晒。然后放于牛乳中(按黄精100kg,牛乳50L的比例)煮煎,晒干。
本品味甘、涩、苦,性温、轻、燥、柔。有滋补壮阳,调胃火,开胃,祛巴达干,收敛脓液,祛黄水等功效。用于
❶由于肾寒引起的遗精,腰腿痛,困乏无力,头晕,阳萎等:与天冬、雪蛤蟆、菥蓂子等配伍,制成壮阳方用。
❷下身黄水病:与细叶铁线莲、沙棘、寒水石、照山白、菥蓂子、柏子仁等配伍,制成七味黄水剂用。
❸腰胯部刺痛,上、下肢痠痛,关节肿胀,肾达日干病,寒性脓疡等:与玉竹、蒺藜、冬葵果等配伍,制成麦类药酒用。
❹老年人身体虚弱,营养缺乏等:单味作成粥汤或麦酒饮用,或单味散服用。
❺不消化性寒性腹泻,制成四味石榴散,或与五根、冬葵果配用。

☚ 玉竹   天冬 ☛

黄精

黄精拉聂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轮叶黄精Polygonatum verticillatum(L.)All.卷叶黄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Wall.)Royle或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味甘、苦、涩,性温。功能滋补,温胃。主要用于虚弱老损,肾虚腰痛,胃寒,黄水病,浮肿,阳痿,隆病。黄精为五根之一。本品与蒺藜、喜马拉雅紫茉莉、冬葵果等配伍,制成五味黄精汤散,主治尿闭。本品与天冬、蒺藜、手参等配伍,制成六味黄精酥油丸,主治虚弱劳损,肾虚腰痛。本品与杜鹃花、沙棘果膏、寒水石等配伍,制成七味黄精丸,主治寒性黄水病,腰膝酸痛,瘙痒。

☚ 天冬   喜马拉雅紫茉莉 ☛

黄精huang jing

【医学】sealwort

黄精

Siberian Solomon's seal (Polygonaturn sibiricu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