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路壮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路壮剧 又名田林壮剧。壮剧之一。流行于广西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凌云和乐业等地,这些地方属壮语北部方言,因而得名。清乾隆年间,田林县旧州艺人开始用壮语和民歌(八音伴奏)坐唱土戏,称为“板凳戏”;后到屋外演唱,称为“游院戏”;到广场演唱,称为“地台戏”。乾隆十一年(1746),隆林县扁牙艺人韦应章建立土戏“同盟班”。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县旧州艺人成立“龙城班”,开始搭台演戏。所演唱的剧目较完整,行当齐全。经过几个阶段的孕育,逐步形成了北路壮剧。其音乐唱腔在原来《正调》(田州民歌调)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某些民间音乐,发展为《老汉调》、《哭调》、《梳女调》等形式。伴奏乐器有葫芦胡、马骨胡、笛子、三弦等。在表演上有独特的身段、步伐、手法,武打用南拳,旦角摆手转踏而唱,舞扇技艺别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