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huáng shēng(字)见将侯。 黄生 黄生1622—1696原名琯,又名起溟,字扶孟,号白山。歙县(今属安徽)人。明末诸生,入清弃去,以著述为事。生博学广艺,工于书画,尤精小学,著述甚多。自称研究杜诗三十年,著《杜诗说》。又有《唐诗摘钞》、《诗廛》等诗学著作。其诗多以明、清易代之际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为题材,有些作品还反映了清初种种弊政。《清明有感》、《筑堤行》等为其代表作品。诗笔雄骏,造语通俗明畅。其诗集为《一木堂诗集》因有碍语,于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被禁焚。其著述还有《论衡》、《识林》、《叶书》、《字诂》、《义府》等。《清史列传》卷六八有传。 ☚ 毛先舒 周筼 ☛ 黄生四5296名鲤鱼。闽语。福建邵武〖 〗。   黄生1622—?年字扶孟,号白山。清代学者。安徽歙县人。刻意著述,于文字训诂颇有研究,是清代以声音通训诂的发蒙者之一。其著作曾于乾隆间奉诏销毁。今存《字诂》1卷,《义府》两卷。《字诂》取魏张揖《字诂》为名,“于六书多所发明,每字皆有新义,而根据博奥,与穿凿者有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义府》则属杂考书,上卷论经,下卷论诸史、诸子、诸集,后附《金石录》、《索隶释》、《水经注》所载古碑。于古音古训,皆能考究会通,引据精确,不为无稽之谈。 黄生公元1622——?字扶孟,号白山。清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明为诸生,入清不仕,刻意著述。于文字训诂颇有研究,是清代以声音通训诂的发蒙者之一。其所著曾于乾隆间奉诏销毁。今存《字诂》一卷、《义府》两卷。《字诂》取魏张揖《字诂》为名, “于六书多所发明,每字皆有新义、而根据博奥,与穿凿者有殊。”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义府》则属杂考书,上卷论经,下卷论诸史、诸子、诸集,后附《金石录》、《索隶释》、《水经注》所载古碑。于古音古训,皆能考究会通,引据精确,不为无稽之谈。 黄生 黄生1622~?原名琯,又名起溟,字扶孟,号白山。明末诸生。入清不仕,曾授馆吴司训家近十年。蒋超督学京师,为蒋幕僚,两年后辞去。晚年闭户著书不出。曾撰字书四部,仅存《字诂》、《义府》,赖戴震访求列入四库。后其族孙黄承吉重为校雠作注,刊刻行世。《字诂》对六书多有阐发,每字皆有新解。《义府》为考据杂记之文,开清代考据先河。另著有《杜诗说》12卷、《一木堂诗稿》12卷、《叶书》1卷、《选唐诗稿抄》若干卷。 ☚ 毕著 汪震元 ☛ 黄生生卒年无考西汉初黄老学者。曾于景帝前与辕固生争论“汤武革命”的性质。力主“汤武革命”并非“受命”而是“篡杀”。引古语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上下之分不可乱。桀纣为君,汤武为臣,君失道臣当正言匡过。汤武乃因君之过而诛之,即为篡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