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牛峡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牛峡谣 黄牛峡谣古代民谣篇名。见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这是一首写三峡风光的民谣,描述了山重水复的奇异景色。“三峡”,指长江流经四川湖北之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长约二百多公里,为长江著名的奇景。“黄牛”,峡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县西北,是三峡中最为险要之境。峡内高崖上有石纹颇像一人牵一牛,人带黑色,牛带黄色,黑黄分明。这里江水曲折迂回,水流湍急,早晨开船时能望见它,至晚停船时仍能望见它,往往船行三天三夜,还能望见崖上的黄牛。这首歌谣系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所引,与文字记叙相配合,增添了三峡险峻形势的可信性。歌谣简短扼要,三次重复“黄牛”一词,令人一唱三叹,感到韵味无穷。 ☚ 敕勒歌 三峡谣 ☛ 《黄牛峡谣》
朝发黄牛,暮至黄牛。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这是古代溯长江西上的旅人为黄牛峡而唱的歌谣。它生动地描绘了黄牛峡山高水曲、客船迂回前进的奇异景象。“黄牛峡”,峡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县西。这一段长江的南岸,山岭重叠,为三峡中的险境。峡内高崖上有天然的花纹,远远看上去,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好似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 “朝发黄牛,暮至黄牛”两句,意思是说,旅人们早晨从黄牛峡开船出发,晚上又在黄牛峡下停泊住宿。这是描写旅人在长江上溯流而行的情景。读到此处,人们也许要问:既然朝发于黄牛,那么按理说应当暮宿于别处,岂有仍止于黄牛之理?这开头的两句突兀而出,令人疑惑不解,为读者设了悬念。 接下去的两句该为读者解答疑问了吧?可后两句所写,仍是行江所见,而且比前两句写得更具体,更生动:船在江上行走了三天三夜,旅人们仍能看到峡内高崖上那幅栩栩如生的黄牛图,读到这里,令人如坠五里云雾,但细细品味,则会恍然大悟。原来,因黄牛峡一段江水曲折迂回,船速很慢,所以,船行了三天三夜,船上的旅人仍然能看到黄牛峡内人黑牛黄、分明如画的景色。这既再一次描绘了黄牛峡附近船行迂曲缓慢的情景,又实际上交待了“朝发黄牛,暮至黄牛”的原因。 这首歌谣意在写黄牛峡的风光和行船时的感受,它选择的角度很别致:它不从正面着墨,而是以行船上旅人所见为出发点,以高崖上的“黄牛”为目标,写船行数日,旅人还能看到远处的黄牛图。这样,就从侧面描绘出黄牛峡一带山重水复、江水迂纡曲折的奇异景色和行船艰难缓慢的情形,显得生动而又含蓄。《湘中渔歌》:“帆随湘(湘水)转,望衡(衡山)九面”,与这首《黄牛峡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李白《上三峡》中“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的诗句则直接受到了这首歌谣的启发。 整首歌谣构思新颖奇妙,饶有趣味,语言信口信手,朴素自然,体现了我国古代民谣特有的艺术风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