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浦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浦江【同义】总目录


黄浦江黄浦歇浦
黄浦江

黄浦江Huangpujiang

长江下游支流。在上海市境内。旧称黄浦,别称黄歇浦、春申江,因旧时讹传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疏浚而得名。它发源于太湖,东流经青浦县淀山湖,出湖后到闵行以东折向北流。在上海市中心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到吴淞口注入长江。全长114公里。黄浦江是一条多功能的河流,兼有饮用水源、航运、排洪排涝、纳污、渔业生产、旅游等多种利用价值。自来水取水口上移至上游以后,黄浦江上、下游的功能就各有所侧重。龙华港以上的水域一般以饮用水源为主;龙华港以下的水域以航运为主。为了保护水质不受污染,上海市已将闵行西界以上的江段及淀山湖等划为水源保护区;把龙华港至闵行西界江段划为准水源保护区。黄浦江在穿越市区的60公里江段,水面宽阔,深度较大,是上海港客货码头所在地。近几十年来,上海港已建成为我国吞吐量最大的进出口港。沿黄浦江两岸,先后建起的大小码头有100多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约有五六十个。码头岸线长度已超过10公里多。黄浦江是一个河港,但又兼有海港性质。江上航道总长约60公里,平均宽260米,吃水深度在8米以上。近年来,为了开通黄浦江对市区东西交通的阻隔,已正式建成江底汽车隧道。

黄浦江水系图

☚ 钱塘江   闽江 ☛
黄浦江

黄浦江

位于上海市。全长114公里,源于淀山湖,至吴淞口入海,河面宽约400米。相传为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所开。黄浦江上有黄浦江大桥和黄浦江隧道,使黄浦江更加美丽、壮观。江边的外滩与黄浦公园,更为人们欣赏黄浦江提供了方便。

☚ 豫园   中共一大旧址 ☛

黄浦江

长江下游支流。流经上海市境,在吴淞口入长江。

黄浦江

黄浦江

在上海市。源于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长114公里,宽约400米。古时称东江,南宋时称黄浦,元明诗词中称黄龙浦,明初已有大黄浦之称。明代以后有战国时楚令尹春申君黄歇开凿黄浦之说,于是有黄歇浦、春申江、申江等名称。同治《上海县志》记载明永乐中,夏原吉户部尚书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才形成今之黄浦江。清以来通称黄浦江。下游江深水阔,流经上海工业和居民密集的市区,长约39公里,宽约400米,深约7至9米。水流缓慢,潮差较小,严冬不冻,万吨轮可常年通航,五万吨级散装货轮涨潮时可载货进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要道。又是上海名胜。明清时,“黄浦秋涛”系沪城八景之一,农历8月18日可在陆家嘴看到“银涛壁立如山倒”之壮观。中游有越江隧道,全长2,730米,主道1,300米,高4.40米,行车道宽7.07米。上游淞江县有黄浦大桥,铁路桥连引桥长3,048米,公路桥长达1,860米,宽12米。江上正桥皆为420米。桥墩28米高,甚为壮观。

☚ 黄河   黄鹤楼 ☛
黄浦江

黄浦江

古名黄浦。长江右岸邻近出海口的支流。传为楚春申君黄歇所开,故又名“黄歇浦”、“春申江”。明初称“大黄浦”。源出江苏省太湖,东流经淀山湖,出湖称拦路港,至松江县米市渡始称黄浦江。东流经闵行至闸港折向北流,在上海市区纳苏州河转向东,复弯向北,至吴淞口注入长江。全程经吴江、青浦、松江、奉贤、上海、川沙、宝山诸县区和上海市区,长114公里,其中米市渡至吴淞口长84公里,流域面积3653平方公里。流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高程3~3.6米左右。两岸河网交错,渠道纵横,湖泊众多,有太湖、淀山湖和稠密水网调节,水源充足,水量丰沛,全年水位变化较小,江面宽阔,平均宽度300~500米,闵行附近宽320米,至吴淞口宽800米。受潮汐影响,河槽被拓宽加深,涨潮时河深可达9米以上,落潮亦深6米左右。1~2万吨级海轮可直驶上海市区深水泊位停靠,为优良通海内河。唯潮水倒灌时,泥沙涌入,河口易发生淤积。市区江底建有越江隧道,江上有公路大桥连接浦西和浦东。太湖以上有苕溪、合溪等支流汇入;黄浦江段支流有蕴藻浜、吴淞江(苏州河)、隋塘河、浦东运河等。

☚ 浏河   吴淞江 ☛

黄浦江huang pu jiang

Huangpu Riv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