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现代诗歌。诗人兼文学评论家光未然(1913~ )于1939年初作于延安。此诗原是 《黄河大合唱》 歌词的第三章,经冼星海谱曲,相得益彰,传唱不衰; 后被单独收入作者的诗集 《五月的花》 。(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是一首境界开阔、激情澎湃的颂歌。作者不仅 “站在高山之巅” ,而且也站在抗日时代之巅,来瞻仰黄河,歌颂黄河。第一部分,从地理的角度,写出黄河 “掀起万丈狂澜”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的壮阔景象和雄浑气势,为全诗奠下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以同一个感叹句 “啊,黄河”领起,分三小节,赞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孕育了五千年古国文化,繁衍了多少英雄故事; 是 “伟大坚强” 的 “巨人” ,用 “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结尾,更向黄河庄严宣誓: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伟大坚强!”这是一首前无古人的黄河颂歌,也是一首振奋人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歌。自尊、自信、自强、自豪的爱国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意蕴深广,形象鲜明,语言精炼,音韵铿锵。是继承传统而又富有新意的成功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