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水性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水性病

黄水性病

本病系黄水偏盛引起的一种以肿胀、皮肤发痒和流黄水为特征的病症。临床较多见,关于其性质,在《四部医典·总则本》云:“虫病及黄水症介于(寒热)两者之间,其性兼有寒与热。”临床上根据其变化分为热性黄水病和寒性黄水病两种,前者亦称“黑黄水病”,后者称“白黄水病”。由于黄水存在于全身各部位,故发生病变后不但会单独形成一种病,而且也会成为多种合并症及聚合症之根源。如在《四部医典》之《密诀本》云:“总之,黄水激增会诱发疾病,白癜风、牛皮癣、疥疮、癣病、黄水疮、皮疹、皮肤发痒等,皆由黄水诱发;浮肿与水肿以及水臌也是由黄水诱发致病;脏腑败坏与丹毒、痛风、痹病、喉症、炭疽、浊热均由黄水诱发;头、胸部及四肢等处的疮症,也与黄水病分不开,痈疽、疖疮与麻风病,也是由黄水引起。因此,对黄水病切不可忽视。”所以,把黄水症列为“六基症”之一。按发病部位又分皮肤、肺、肝、脾、肾、腑黄水和关节黄水症。以上均有专条论述。
发病机理是由于三根失调,巴达干、赫依增盛而生寒,寒胜折火,不能温煦七素以助其正常生化功能,则血液之生成受遏,而胆之精华——黄水激增,扩散于机体表里所致。系血与希拉并发,属热性,如系巴达干与赫依并发,则属寒性。长期饮食不节,起居不当,如恣食膏脂酒类,或啖腐馊之品;淋雨、受湿、过劳、中寒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主要症状为皮肤发青粗糙、瘙痒、长疮疖、浮肿,头发及眉毛脱落,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腰肌痛,牙龈易出血,脉数而涩。治疗宜以调理三根,扶胃火,燥黄水为总则。药物宜以水银十八味散、十五味云凤丸或驴血二十五味散或文冠木十味汤主之。根据患者体质强弱,可适当应用猛烈霹雳散或黄水泻剂(牵牛子、大黄、诃子、狼毒、瑞香狼毒、酸模、蔓荆子、白云香、苘麻子、决明子各等量,共研细末)泻之。
热性黄水病 多因火烤日晒或饮酒,过食锐热性之品而发作,症状表现为口干渴、疮肿焮赤而热,脉洪数,尿黄。治宜以清热燥黄水为原则,药物用水银十八味散或十九味云凤散或十味白云香散为主之。
寒性黄水病 多在雨天或遇寒受湿时发作。表现畏寒,疮疖肿物色白,局部冷飕感,脉缓弱、尿灰白。治宜以祛寒燥黄水为原则,药物用十五味云凤丸或月光宝鹏散。若寒盛可加用补益还阳丸和五味清浊散。
对本病除内服药外,可配合外治如进行天然温泉或五味甘露汤入浴。必要时针对病位施以灸疗或火针疗。
饮食起居方面,忌过食酒、肉辛热之品,避火烤日晒或受湿。宜易消化之温和柔食,所居之地要保持温暖干燥,徐徐调理之。

☚ 巴木病   皮肤黄水病 ☛
000217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00:56